健康養身★心血管疾病免驚! 新型微創手術助90歲翁重生

心血管疾病免驚! 新型微創手術助90歲翁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九十五歲的老翁,因腹部異常腫大就醫,經檢查後,發現腹部有一顆主動脈瘤,隨時可能因破裂出血而喪命,但因年齡過大,無法承受傳統手術開刀前的全身麻醉,改為施以安全性更高僅需局部麻醉,且止血時間僅需三分鐘的新型主動脈微創手術,才讓老翁撿回一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安南醫院心臟胸腔外科暨週邊血管主任陳偉華表示,過去在治療胸腹主動脈瘤時,需在胸腔或腹部切開一道20公分左右的切口,將主動脈瘤切除後,以人工血管縫合取代原先病變的血管,患者須接受深度麻醉,如上述案例年齡的病人,是無法接受傳統開刀手術,只能使用藥物治療。傳統手術的手術時間較長,恢復期也較久,常須住院半個月以上,對患者家屬而言,動輒一兩個月的病床費用,與照護心力上都是極大的負擔。

「『新型微創手術』可大幅縮短患者術後恢復時間!」陳偉華醫師提及,在他多達兩千例的心血管手術經驗中,導管手術雖然已能大幅改善傳統手術所帶來的併發症,並縮短住院期,但過去導管手術使用加壓式止血法,並未真正的將傷口閉合,仍有傷口感染及滲血的風險,而新型微創手術使用縫線式止血器止血,時間僅需三分鐘,傷口微小,且不需靜置平躺,觀察兩小時即可出院,減少導管病患留院時間達四小時以上。

對於胸腹主動脈瘤的威脅,陳偉華提醒,胸腹主動脈瘤患者多半為老年人,現今的新型微創手術,對於年齡較長的病人來說是更為適合的手術方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安南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已有數十位高達九十歲病患施行手術,建議年滿65歲以上,且有高血壓、抽菸、慢性阻塞性肺病、粥狀動脈硬化及周邊動脈疾病,或有家族病史的男性,定期做理學檢查及腹部超音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延誤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55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避孕方法有很多,有些人為了生活品質,會選擇服用事前避孕藥,因為正確服用的話,是所有避孕方式中避孕率最高的。婦產科診所院長王孫斌指出,避孕藥由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及黃體素兩者組成,雌激素可以降低濾泡刺激素的產生,進而穩定內膜,減少濾泡發育;而外來黃體素會減少卵巢荷爾蒙產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春節擁有長達九天的假期,許多愛美人士紛紛利用這個空檔做全臉的改造,而如今假期已過,有不少錯過了進廠維修的民眾,則是把握接下的清明連假,預約了修復期較短甚至零修復期的微整形。皮膚專科盧靜怡醫師表示,此時可以挑選玻尿酸填補,達臉部的微調,僅需一小部分的調整,即可以擁有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院首創以延展虛擬實境(XR)技術,病患及家屬體驗氣切決策!北榮研發虛擬實境XR,透過居家氣切照護衛教,加上雲端同步視訊系統,可與醫院端指導人員互動,民眾在家中即可反覆體驗熟練照護的步驟細節,不需再奔波往返醫院。臺北榮總張德明院長表示,此創新為病人及家屬一大福音。無法移...

閱讀詳情 »

號稱「沉默殺手」的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由於早期難以被發現,且存活率低,不少名人都不敵胰臟癌的侵襲。關於誘發胰臟癌的傳說,也不勝枚舉,日前網路上即傳言:「吃生魚片可能導致胰臟癌」,令許多人感到心慌慌,到底真相如何?以下由營養師教大家如何提高警覺,以遠離胰臟癌! 胰臟俗稱「腰尺」,是人體中僅次於肝臟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