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必看!夏季食物容易不新鮮!常吃壞肚子!夏季腸胃不好怎麽辦?給您幾個小訣竅預防!(歡迎分享)

必看!夏季食物容易不新鮮!常吃壞肚子!夏季腸胃不好怎麽辦 給您幾個小訣竅預防!(歡迎分享)

夏季天氣熱,食物容易變質,如果進食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胃腸道的保養。接下來,小編就介紹夏季腸胃不好有哪些原因,並教你從“腸”計議,推薦中醫飲食調理。

夏季腸胃不好有哪些原因

據介紹,涼粉、冷粥、冷飲等會收縮胃腸道血管,降低黏膜的保護能力;冰激淩等大多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作而成,食用過多可能因胃腸溫度下降而誘發痙攣性腹痛、腹瀉等症狀,甜食可抑制胃腸蠕動、産氣多而增加胃腸飽脹感。

此外,夏季氣溫高,細菌容易滋生,黴變的食物也會引起腸胃疾病。一些路邊小販販賣的食物、大排檔和燒烤攤的海鮮、肉類,甚至一些超市出售的涼菜等都可能因氣溫高等原因,導致不清潔或不新鮮。這些可能攜帶著幽門螺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孢杆菌等的食物進入胃腸道之後,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

空調病的主要表現爲易疲倦、頭暈、頭痛、咽喉痛、關節隱痛,以及胃腸不適、胃腸脹氣、大便溏稀、食欲不振,尤其幼兒會經常腹瀉、反複感冒且久治不愈。

“脾胃不足 百病叢生”

脾胃是後天之本,脾有運化、升清的功能,我們所攝入食物中的“精華”成分,要通過脾進行運化,脾功能差,就會導致運化不利,精華物質則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

脾胃不足,百病叢生。精華物質又是生成氣血的主力軍。如果脾胃功能下降,就會導致氣血不足,人體失去了氣血的濡養,抵抗力會下降。朱培一說,現代研究已經證實,脾虛患者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現象。

胃主要的功能是接受和容納食物,進行初步的消化,並向下傳輸。中醫說胃腑以降爲順,人吃了東西要向下排,如果胃功能差,攝入的食物不能順利“下行”,就會出現胃脹等症狀。

中醫調理脾胃功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從調理氣機升降入手。讓該升的清升起來,才不會出現拉肚子,該降的濁氣降下去,就不會出現便秘。

現在人坐臥時間長,運動時間短,加之工作緊張、勞累,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或加重脾胃功能疾病。中醫調理脾胃,除了使用藥物,患者自身生活方式的調整和不良生活習慣的改善,都不可或缺。

中醫教你從“腸”計議

一、多吃新鮮蔬果,少吃多脂肪食物 

攝入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僅使胃腸道多攝入了水分和維生素C等營養素,而且,由于蔬菜和水果中含維生素豐富,可增強胃腸道功能,能防治由于消化液分泌減少引起的便秘。油膩大的食物(特別是各種油榨食品)不宜消化,在夏天以少吃爲宜。

二、適當多飲水


夏天氣候炎熱、出汗多,人體內各種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胃腸消化功能因之也相對減弱,不少人會有食欲不振等表現。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應適當的多喝些水或其它飲料。每天清晨、早午飯或午晚飯之間,以及晚飯後2個小時左右,至少各飲一次水,從事高溫作業、參加體育活動、重體力勞動者以及少年兒童,更應注意補充水分,這是保護消化道的一項重要措施。

適當多飲水,但不能暴飲。有的人爲了消暑和解渴,只圖一時痛快,常常快速飲用大量冷飲,或大量吃瓜果,或狼吞呼咽的吃冷食及其他食物。這種做法,對胃腸道危害甚大。

三、適當攝入纖維和益生菌


若要保持腸胃健康,成人每天應攝取纖維約30克,這些纖維大多來自食物中的粗糧。但由于飲食比較單一等問題,一般成人每天的平均攝入量只有10克左右。纖維之所以能夠調理腸胃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也可以發揮益生元的作用:促進益生菌的生長。

“酸奶和其他日常發酵乳制品中所含的益生菌可改善消化系統。人的消化系統中含有幾百種益生菌,這些有益細菌可抑制其他細菌、尤其是有害細菌的生長,從而促進健康消化。”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人類營養中心副主任蘇珊·鮑爾曼博士說。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一定要看!三道中醫師推薦簡易食譜,

降血壓血糖防腎病!健康,掌握在手中(歡迎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4564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專為輕度失智者及家屬設計認知促進課程的瑞智學堂,透過專業人員引導,失智者在課程中發揮所長,明顯減緩了退化。知名主持人唐從聖(從從)的母親,唐媽媽罹患混合型失智症,原本在家中經常猜疑、憂鬱,2015年開始參加藝術創作、音樂班與頭腦體操班,4年多來,情況明顯改善,一直維持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廖先生才30歲,平日務農,有10多年吸菸習慣,一天睡3小時,生活作息不正常。近日晚上突然右半身癱軟,臉部歪斜流口水、右手無力,原以為是身體疲累,休息一晚後竟陷入昏迷狀態,隔天被家人送院,診斷出血性腦中風,立即開刀後轉至加護病房,經過治療返家後仍無法言語和走路。大林慈濟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3歲陳姓阿嬤原有傳統活動假牙,除了需要經常脫戴,因為容易鬆脫而長期吃流質食物,體重直直落。雖想植牙改善,卻擔心假牙需時間製作,又害怕手術疼痛腫脹,而猶豫不決。大林慈濟醫院牙科主任鄭朝鴻以「全口重建快速植牙」,取代傳統植牙,不用再等候漫長的3-4個月,當天就完成手術擁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