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年輕化! 中醫結合復健改善效果佳

中風年輕化! 中醫結合復健改善效果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廖先生才30歲,平日務農,有10多年吸菸習慣,一天睡3小時,生活作息不正常。近日晚上突然右半身癱軟,臉部歪斜流口水、右手無力,原以為是身體疲累,休息一晚後竟陷入昏迷狀態,隔天被家人送院,診斷出血性腦中風,立即開刀後轉至加護病房,經過治療返家後仍無法言語和走路。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阮膺旭醫師透過中醫結合復健治療,患者約半年的時間已能說話,也不用靠助行器行動,心情也開朗許多。

年輕型中風攀升 老菸槍有中風風險

年輕型中風只發生在40多歲以下的病人,近年來有逐漸攀升的趨勢。中風常見的發生因子,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菸等,一般常認為抽菸和肺癌有關係,但臨床發現很多中風患者都是老菸槍。阮膺旭醫師解釋,抽菸容易導致脂質代謝異常、血液濃稠度升高、血管發炎、血管壁產生斑塊等後遺症,造成血管硬化,容易產生血栓,進而導致腦部血管阻塞,提醒要預防中風,應先戒菸。 

針對中風病人的後續治療,復健科提供肢體復健和語言治療,能夠改善病人的關節靈活度和肌力。阮膺旭醫師說明,中醫則提供中藥調養和針灸治療,在其它症狀對治上,血管阻塞使用活血化瘀藥,血液濃稠度高則用躁濕化濁藥,可依據病情開出適合病人的專屬處方。

另外,針灸分為頭皮針和體針,頭皮有很多穴位是四肢和軀幹的投射,常用的有百會、足運感區、運動區、感覺區。體針有患側上肢的曲池、支溝、合谷和下肢的血海、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太衝等穴。

改善中風後遺症 注意生活習慣防中風

阮膺旭醫師表示,目前國際上已有多篇期刊證明,針灸可以改善中風的後遺症,臨床上也已經累積很多經驗,當發生中風後應儘速送往醫院作緊急處置,等穩定下來後,要積極復健和針灸,才能掌握治療和復原的黃金期,讓中風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平時則要注意飲食,多運動,多喝水,才能預防中風的威脅。 

【延伸閱讀】亞洲達文西手術訓練營 台灣醫師當導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相信大家對於「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都不陌生!為什麼相愛的兩人,婚後卻可能走向彼此怨懟、形同陌路的困境呢?精神科醫師表示,其實造成許多夫妻從愛侶變怨偶的原因,除了瑣碎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因素;更多時候是因為不理解對方價值觀,又未善加溝通、表達,使不滿長期累積引起。究竟婚姻想走的長久,該怎麼經營才對呢...

閱讀詳情 »

您也有駝背的習慣嗎?老是喜歡雙手托腮靠在桌上,或是以近距離的狀態寫字?專家提醒,駝背不只影響外觀,更會對人體健康帶來諸多危害,且容易引發肩頸痠痛、腰痠背痛、小腹凸出等問題上門!因此,不想身體整組壞光光,及早矯正不當的駝背姿勢非常重要。 別小看駝背!長期忽視,恐使腰痠背痛、便祕、小腹突出上身 為什麼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抽了40幾年菸的阿伯,日前陪著老婆到醫院看門診,老婆向護理師抱怨,兒子跟媳婦因為老阿伯抽菸,拒絕讓他抱剛出生的孫子;成大醫院門診護理師劉淑儀聽到關鍵字,立即請阿伯到戒菸諮詢處諮詢。果真,孫子的力量跟聖旨一樣大,阿伯用藥不到8週就成功戒菸了,再回診時看到祖孫仨一起,還...

閱讀詳情 »

久坐隱藏許多健康風險,尤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容易上身;一旦久坐憋尿,更要擔心排尿困難尿不出來。1名39歲王小姐,經常因工作憋尿久坐,最近幾個月自覺排尿不順暢,就醫檢查發現,餘尿高達300cc,經磁波椅治療後排尿逐漸順暢。 久坐造成肌肉忘記如何放鬆,協調失能,而導致排尿困難。 久坐肌肉忘記如何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