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腸病毒71型正在流行中! 家長快一次搞懂怎防腸病毒害童

▲確實洗手,做好個人衛生、注意居家環境清潔及通風,才能降低腸病毒感染風險。(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儘管已經放暑假,但家長仍不可以輕忽腸病毒威脅!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以來已累計有16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又以感染對嬰幼兒殺傷力大的腸病毒71型最多。究竟什麼是腸病毒?又如何防範?家長快聽專業醫師一次說分明。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近幾周仍在上升,且社區腸病毒71型病毒活動持續,今年累計的16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中,感染腸病毒71型就有10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李秉翰表示,每年5到10月都是腸病毒的好發期,而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共有80多種病毒,常感染3歲以下的小朋友及少數免疫不佳的成人,主要傳染途徑為糞口感染及接觸病人的飛沫、口鼻分泌物等。

腸病毒的傳染力強,發病前數天到發病後數週都具有傳染力,一旦以口嘴接觸受汙染的玩具後就可能發病,學校及幼稚園是國內常見爆發流行的場所。

李秉翰說,感染後會在手掌、腳掌、膝蓋等處出現許多紅疹及水泡,嘴巴內會出現疼痛性潰瘍,稱之「手足口病」;或發燒、咽喉出現許多潰瘍,稱之「泡疹性咽峽炎」;少數人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或死亡。

多數腸病毒患者的症狀輕微,經過7到10天後會自然痊癒,但極少數人會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肢體麻痺等嚴重併發症,因此,當出現疑似症狀時最好先至家醫科或小兒科就診。一旦併發高燒、持續嘔吐、嗜睡、意識不清、呼吸困難、肌肉抽蓄等症狀,就是併發症惡化的前兆,應立即至急診就醫。

李秉翰提醒,目前腸病毒無特效藥,勤洗手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是減少被傳染的最好方法。發病後一周內的傳染力最高,所以小朋友在感染腸病毒後應在家隔離1至2周;腸病毒無法以一般酒精消滅,排泄物、接觸過的物品、玩具,可用市售5到6%漂白水稀釋100倍後消毒。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手臂線條到底該怎麼練呢?尤其每當穿著無袖衣服時,總是覺得手臂的拜拜袖好礙眼,其實居家運動就可改善喔!IPTA教官林添進表示,其實只要在家準備一條彈力繩,每天利用看電視的時間順便運動,就能連出漂亮的手臂線條囉!  肱三頭肌訓練動作: 1. 窄俯地挺身 準備動作:基本動作從棒式開始,將雙手與肩同寬手指朝...

閱讀詳情 »

最近天冷,泡個熱水澡後躲在被窩裡,身體暖暖的正好眠!然而,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李偉康臨床心理師提醒,泡熱水澡的確有助眠的效果,但要注意避免在睡前一小時泡澡、且泡澡的水溫不宜過高,才能避免達到反效果唷!  NG步驟1:睡前一個小時泡熱水澡泡熱水澡可以讓身體的核心溫度提高,當體溫慢慢下降時就會產生睡意;然而...

閱讀詳情 »

根據國健署發布之105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時鐘不斷快轉,平均不到5分鐘就有一人罹癌!  2007年,平均每6分56秒就有一人罹癌 2008年,平均每6分35秒就有一人罹癌2009年,平均每6分02秒就有一人罹癌 2010年,平均每5分48秒就有一人罹癌 2011年,平均每5分40秒就有一人罹癌 20...

閱讀詳情 »

呼吸是維持生命能量的重要運動,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表示,穩定的呼吸能幫助身體細胞正常運作,身體也能藉由大量的氣體交換達到紓壓、放鬆之效喔!  現代人普遍面臨各式各樣的壓力,該如何排解紓壓便成為重要課題之一。謝明霏研發長表示,呼吸是身體與心靈的橋樑,透過反覆呼吸練習,不僅能維持身體細胞的穩定運作,也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