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怎麼從牙齒變化判斷癌症方法

琺瑯質與癌症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曼哈頓和賓夕法尼亞州紐敦市設有診所的修復科牙醫喬治·基沃維茨說,在32年執業生涯中,他曾根據患者上前齒內表面琺瑯質受腐蝕的情況診斷出七例癌症和多個貪食症病例,還發現過甲基苯丙胺成癮症狀。他說,“我們稱之為'冰毒嘴',(嗑藥成癮的人)牙齒外層會出現一種特有的腐蝕症狀。”

他補充道,有些非常特別的牙疾源於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牙齦與牙齒交接的地方看起來白亮白亮的,易出血,齒根鬆動,而且滿口都是如此。”

據估計,約有600萬美國人患有糖尿病卻不自知。多項研究表明,牙醫可起到預警作用。

專家表示,牙齦問題和高血糖不僅源自相同的生活習慣,兩者之間還會相互加重病情。牙齦感染髮炎後,糖尿病患者會更難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而高血糖會加重蛀牙和牙齦問題,引發更多炎症。

牙周病致心髒病

此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牙周病與心血管疾病之間也存在著必然的聯繫。牙齦發炎會導致C-反應蛋白增多,而C-反應蛋白偏高被認為是心髒病的一個致病因素。

紐約大學牙醫學院齲病學與綜合護理系主任馬克·沃爾夫表示,研究人員已經發現,牙斑中的細菌會阻塞動脈。原先以為它只是一個偶然因素,如今發現它其實是致病的風險因素。

口腔中的細菌可能通過血液循環去到人體各處,引發疾病,這正是為何醫生會建議考慮接受非急性外科手術的患者先把需要處理的口腔問題解決掉。

美國心臟協會已經不再建議罹患二尖瓣脫垂(心臟瓣膜在心室收縮期無法正常閉合)的病人在口腔疾病未治愈前定期服用抗生素,因為現在的看法是,在定期洗牙、日常刷牙甚至咀嚼食物的過程中,口腔細菌隨時可能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衛生福利部研究計畫發現,每週戶外活動至少11小時,可降低5成5近視機率,已近視者一年增加的近視度數也可減少12度。因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兒童應養成每天戶外活動2~3小時的習慣。 高度近視造成不可逆的失明 高度近視已經成為台灣、日本及中國大陸不可逆的失明原因第一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無論是擦拭嘴巴還是清潔屁股,爸媽可知道與寶寶肌膚有親密接觸的嬰兒專用濕巾,其成分到底為何?衛生福利部公告自106年6月1日起凡嬰兒專用濕巾納入化粧品種類管理,該類產品應符合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之相關規定。 肌膚嬌嫩 嬰兒用品應更謹慎管理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洪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家流行起喝醋,有關喝醋的好處就不斷有人提起;不只是飯後喝上一小杯醋,說可幫助消化,還會在吃飯時也可以隨時喝上一杯,可以開胃,甚至是喝上一小杯醋,強調可以降血糖。 水果醋已成養生保健品 醋的製作不只是可以用米,也可用水果或是蔬菜來做醋。用米製作的醋通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