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怕吃到「毒雞蛋」 其實有更好的選擇

怕吃到「毒雞蛋」 其實有更好的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毒雞蛋」風波持續延燒,戴奧辛有世紀之毒之稱,恐造成流產、畸胎、癌症,許多人怕的不敢吃,也無蛋可買!營養師指出,短時間不吃雞蛋對身體影響不大,建議可吃瘦肉、毛豆、豆腐,不但富含優質蛋白質,且膽固醇非常低,營養價值更高。

不吃雞蛋 不會營養缺乏

國人愛吃雞蛋,據統計,平均每人每年吃下300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一天一顆雞蛋是不少民眾的飲食習慣,一顆雞蛋約50公克,提供7公克的優質蛋白質,但膽固醇含量也很高,約200毫克,建議一天以一顆為限。

瘦肉膽固醇 僅雞蛋20分之1

蘇秀悅主任認為,短時間不吃雞蛋還不至於造成營養缺乏問題,其實想補充優質蛋白質有更好的選擇,例如1兩瘦牛肉、瘦豬肉、雞肉、魚肉,都含有7公克的優質蛋白質,而且膽固醇含量更低,瘦牛肉約23毫克、瘦豬肉、雞肉約20毫克、魚肉約0至15毫克。

豆腐、毛豆 富含優質蛋白質

若不愛吃肉類,或是蛋奶素的民眾;蘇秀悅主任建議,可以食用黃豆、毛豆及豆腐,半盒豆腐120公克,或是90公克的毛豆夾、2至3湯匙的黃豆或毛豆,也可提供7公克的優質蛋白質,膽固醇含量則是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4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灣川崎病發生率高,且病因未明,事前預防較為困難;醫師指出,川崎病好發於6個月至6歲以下的嬰幼兒,並以4-6月最常見,家長若發現嬰幼兒高燒不退,千萬不要忽視,應立刻就醫診治。花蓮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吳俞哖表示,川崎病的症狀包括持續發燒、眼結膜充血、皮膚紅疹或紅斑、四肢末端紅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名45歲男性,體重約80公斤,晚上常常睡不好,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不但白天經常嗜睡,且因此丟了工作,經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所導致;東華醫院身心科醫師李志銘表示,患者透過連續增壓呼吸器的幫助,且努力減重後,已逐漸紓緩症狀。睡眠呼吸中止症多好發於體重過胖的中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巴金森氏症多發生於50至79歲年齡層,但近年來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且男性多於女性;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許嘉玲指出,罹患巴金森氏症時,會出現手腳顫抖、肢體僵硬、容易跌倒等症狀,尤其占百分之40的患者會合併失智症,逐漸喪失記憶、判斷能力等現象。巴金森氏症屬於慢性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能改善過去傳統手術限制,精準切除病灶,在目前各種微創手術中,占有重要地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賴文德指出,為能幫助更多患者,醫院引進高屏地區第一個達文西手臂的機器人,雖目前仍須自費,但可提供患者多一個治療選擇。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的幫助,醫師可模擬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