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灣川崎病發生率高,且病因未明,事前預防較為困難;醫師指出,川崎病好發於6個月至6歲以下的嬰幼兒,並以4-6月最常見,家長若發現嬰幼兒高燒不退,千萬不要忽視,應立刻就醫診治。花蓮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吳俞哖表示,川崎病的症狀包括持續發燒、眼結膜充血、皮膚紅疹或紅斑、四肢末端紅腫...
閱讀詳情 »2013年4月20日
吃飯能減重! 實驗打破迷思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吃米飯到底能不能幫助減肥已成為每個減重民眾關心的議題;研究指出,減重不吃飯,反而愈減愈胖,把米飯當主食並適量食用,就有助成功減重。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減重班實驗結果顯示,一週至少吃七餐飯的減重成員,比少吃的成員,多瘦一倍重量,破除吃飯發胖的迷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林文...
閱讀詳情 »憂鬱症上身 竟是腦中血清素惹禍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在台灣,罹患嚴重型憂鬱症與焦慮症的盛行率約占5%,而中度焦慮憂鬱患者更占人口的10%至20%;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李怡慧指出,主要是因人體腦中的血清素濃度下降所導致,甚至還可能誘發包括強迫症、恐慌症、經前症候群等精神官能異常的疾病。血清素是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是體內酵素將胺基...
閱讀詳情 »要活就要動 遠離失智更要多運動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失智症人口越來越多;要活就要動,而想要遠離失智,竟也是需要多活動!基隆市衛生局即提醒,「活動」、「健康飲食」、「抒壓」及「接近自然」,是遠離失智最重要的四大步驟。若要遠離失智症,就應該要多「活動」;基隆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指出,「活動」可包含心智活動...
閱讀詳情 »刷牙方式分齡 改善學齡前兒童齲齒率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刷牙是每個人從小該養成的好習慣,但身為家長的你知道隨著小朋友的成長,該用哪些方式協助他保護牙齒?又有哪些觀念長久以來一直被誤解呢?國健局表示,嬰兒長出第一顆乳牙就該開始清潔牙齒、看牙醫,以及使用氟化物,從3歲前養成護齒好習慣,可改善不斷竄升的學齡前兒童齲齒率。中華民國兒童牙...
閱讀詳情 »潮濕天開除濕機 避免孳生過敏原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春夏交替,天氣一陣子大晴一陣子又大雨不斷,而雨天潮濕的氣候容易孳生塵螨、黴菌,近期門診中鼻子過敏患者增加不少;耳鼻喉科醫師提醒,如果家裡屬於較潮濕的環境,可使用除濕機減少塵螨、黴菌的孳生,同時預防疾病上身!據研究證實,每克灰塵中若含100-1000隻塵螨以上,就相當容易引起...
閱讀詳情 »老年人不運動 失智症風險高5倍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多活動、多社交,可減少失智風險!台灣失智症協會公布最新全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結果發現,與天天運動的人相較,不運動的老年人失智症風險高出5倍。另外,曾經中風者失智風險則高出7倍。第28屆國際失智症大會於4月18至20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失智症協會於1...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