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刷牙方式分齡 改善學齡前兒童齲齒率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刷牙是每個人從小該養成的好習慣,但身為家長的你知道隨著小朋友的成長,該用哪些方式協助他保護牙齒?又有哪些觀念長久以來一直被誤解呢?國健局表示,嬰兒長出第一顆乳牙就該開始清潔牙齒、看牙醫,以及使用氟化物,從3歲前養成護齒好習慣,可改善不斷竄升的學齡前兒童齲齒率。

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蔡珍重指出,刷牙的最佳時間點其實是在每天「睡覺前」以及「午餐後」,而非早上起床後。0-3歲的寶寶從第一顆乳牙長出來開始,家長就可選擇軟毛小頭,刷毛約3-4列,刷柄較粗易握的兒童牙刷幫寶寶刷牙,並記得使用含氟牙膏。不會漱口的幼兒,家長可用濕紗布協助擦拭;會自己動手的幼兒,先讓孩子自行刷一次(每面來回刷5下),家長再協助重新刷一次。

3-6歲幼兒刷牙的來回次數增為10下,可讓孩子自己刷一次,再由家長刷重點部位,如門牙正面(頰側面);6-10歲學齡兒童即可自己刷牙,刷牙方式也是每面來回10下,之後再由家長檢查;而10歲以上換牙(小臼齒長出來)後的兒童,再開始採取貝氏刷牙法。

至於被WHO公認為最經濟、安全且有效的齲齒殺手-氟化物,除使用含氟牙膏外,幼兒牙齒塗氟可降低乳齒齲齒率達33%、恆齒齲齒率46%。國健局表示,幼兒長牙後,國健局補助每半年一次免費塗氟,去年推動送氟到幼兒園,今年希望年齡層向下推廣至3歲前幼兒,才能無縫接起預防齲齒工作,讓孩子從小擁有一口好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冬天吃柳橙正當時!每年11月至隔年1月是柳橙的產季,其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養顏美容又能預防便祕,不論切片或榨汁都好吃,但究竟品質好的柳橙,該怎麼挑選呢?專家建議,外型橢圓、果實沉重,但不宜太大顆,圓徑約19至23公分最適當。 11月-1月是柳橙產季 柳橙俗稱柳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愛美的女性常會施打肉毒桿菌素來維持年輕肌膚,除了美容之外,肉毒桿菌素也是中風患者的好幫手!苗栗一位58歲的李先生,一年多前因腦中風合併左邊肢體無力,雖持續接受復健治療,然於近幾個月來左邊手腳肌肉僵硬狀況越來越明顯,導致復健與日常活動都受影響。經醫師評估狀況後,讓李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男同志愛滋感染者出現新共病!國內最新研究發現,今年本土桿菌性痢疾及A型肝炎確定病例中,合併愛滋感染者有異常增加的情形,且個案都是男性,推測與肛吻、肛交等性行為有關,成果已刊登於《疫情報導》。   愛滋感染者染桿菌性痢疾 歷年最高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當人們面對年華的老去時,開始發現肌膚開始長皺紋、臉部彈性不如從前後,便積極尋求各種管道抗老,顧好「面子」,無論是保養品、侵入性治療都有各自的擁護者。年近70歲的藥廠總經理李玲津親身見證,天天勤抹保養品,不中斷使用一年結合全效複合勝肽、玻尿酸勝肽等專利成分的保養品,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