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刷牙方式分齡 改善學齡前兒童齲齒率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刷牙是每個人從小該養成的好習慣,但身為家長的你知道隨著小朋友的成長,該用哪些方式協助他保護牙齒?又有哪些觀念長久以來一直被誤解呢?國健局表示,嬰兒長出第一顆乳牙就該開始清潔牙齒、看牙醫,以及使用氟化物,從3歲前養成護齒好習慣,可改善不斷竄升的學齡前兒童齲齒率。

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蔡珍重指出,刷牙的最佳時間點其實是在每天「睡覺前」以及「午餐後」,而非早上起床後。0-3歲的寶寶從第一顆乳牙長出來開始,家長就可選擇軟毛小頭,刷毛約3-4列,刷柄較粗易握的兒童牙刷幫寶寶刷牙,並記得使用含氟牙膏。不會漱口的幼兒,家長可用濕紗布協助擦拭;會自己動手的幼兒,先讓孩子自行刷一次(每面來回刷5下),家長再協助重新刷一次。

3-6歲幼兒刷牙的來回次數增為10下,可讓孩子自己刷一次,再由家長刷重點部位,如門牙正面(頰側面);6-10歲學齡兒童即可自己刷牙,刷牙方式也是每面來回10下,之後再由家長檢查;而10歲以上換牙(小臼齒長出來)後的兒童,再開始採取貝氏刷牙法。

至於被WHO公認為最經濟、安全且有效的齲齒殺手-氟化物,除使用含氟牙膏外,幼兒牙齒塗氟可降低乳齒齲齒率達33%、恆齒齲齒率46%。國健局表示,幼兒長牙後,國健局補助每半年一次免費塗氟,去年推動送氟到幼兒園,今年希望年齡層向下推廣至3歲前幼兒,才能無縫接起預防齲齒工作,讓孩子從小擁有一口好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為了因應長照2.0照顧人力的大量需求,五育中學首設照顧服務科,再搭配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首創的「3+4方案」,栽培在地照顧服務員,使學生畢業後即就業,還能在職進修完成大學學歷,提升專業知能。 南投醫院獨創3+4方案 學子畢業後即就業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獨創3+4方案,讓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中慈濟醫院配合防疫措施,提供65歲以上長輩及學齡前幼兒流感疫苗接種服務,家醫科醫師林巧容提醒,長輩跟幼兒免疫力較低,如果得到流感,併發重症機會比較高。配合防疫工作 接種疫苗更方便臺中慈濟醫院在醫院大廳藥局櫃台前設立「一站式接種站」,提供65歲以上單純接種或陪病家屬免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豐原醫院舉辦「愛心義賣會」,副院長匡勝捷脫下醫師袍,化身成為廚師,共同和早午餐業者在醫院大廳,製作一個個愛心漢堡,廣邀民眾買漢堡做愛心,一起響應公益活動。年底舉辦愛心義賣會 助豐原獨居長者及貧困者每年年底愛心義賣會是醫院的重頭戲,豐原醫院副院長匡勝捷表示,主要是為了照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你家小孩有看不見的朋友嗎?根據研究指出,三至七歲的孩子,約百分之六十五曾有過「幻想朋友」。孩子的「幻想朋友」其實是自我投射,透過這個朋友,可以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因此,聆聽孩子對幻想朋友的描述,有助於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 金獎作品《透明人》 羅慧夫顱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