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症診斷可量化 提高患者用藥遵從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我真的罹患憂鬱症?別開玩笑了!」許多憂鬱病人在被醫師告知病情時,都不相信自己罹病,因為醫師口說無憑。成大醫院利用「腦誘發電位」、「色胺酸耗盡」等兩種不具侵入性試驗,可準確評估患者罹病程度,提高患者用藥順從度。

成大醫院精神學科助理教授兼醫師李怡慧指出,血清素是腦中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之一,如果血清素接受體的功能失調時,可能造成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經前症候群等疾病。

臨床用來治療這些精神疾病的藥物,大都能夠提昇腦中血清素濃度。目前抗鬱劑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的成效都不錯,第一次接受處方,於六週時約有三成至七成個案病情明顯改善。

李怡慧指出,憂鬱患者如能接受妥善治療,可降低自殺危險性,提昇工作效能與生活滿意度。然而目前治療上常遭遇到困難,不少病人根本不認為自己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應該只是「想太多」。

李怡慧說,常遇到病患問到「有什麼檢查可以證明?」,因為沒有科學性檢驗報告作為佐證,以致於約一半的案例在治療二次後就停止追蹤,延誤治療時機。

李怡慧解釋,目前抽血檢驗只能周邊血液中的血清素量,但無法測得中樞神經中血清素含量。常用來量測中樞神經血清素功能的幾種方法則具有侵襲性,甚至讓病人暴露在輻射污染,因此,臨床上較少使用。

這幾年來,成大精神科陸續使用「腦誘發電位」、「色胺酸耗盡」等兩種試驗,試圖提出科學性資料,讓病患瞭解自身病情。前者讓受試者接受不同音量的聲音刺激,進而觀察腦中血清素運轉體活性。

「色胺酸耗盡」試驗則可得知中樞神經暫時性的血清素下降狀態。健康受試者試驗後發現,交感神經活性上升,副交感神經活性下降,有倦怠及坐立不安感:焦慮程度較高者則更容易引發自律神經反應,清楚表現出非病態性的焦慮特質。

李怡慧強調,如果腦中血清素下降時,就會產生不安、倦怠感。如常覺得疲憊不安,就應提高警覺,接受上述檢查,看看自己是否缺乏血清素。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57

相關推薦

瘦腿之單腳深蹲運動 腰痛、預防腰痛、瘦腿,能針對上述情況發揮效果的,就是將重點擺在髖關節與坐骨(位於臀部外側下方)的深蹲運動。 觸摸此處並深蹲,便能同時鍛鍊到體幹的深層肌肉與下肢。 剛開始做10次即可,習慣後增加到20次。駕輕就熟後再增加為2 ∼ 3組。 請循序漸進地增加負荷喔! 此方法對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副睪取精+胚胎縮時攝影 夫妻喜獲雙胞胎32歲的小琪(化名)二年前遠嫁德國後,婚姻幸福卻始終無法懷孕,就醫檢查發現丈夫是「無精症」患者,因此無法順利受孕。今年年初夫妻回台灣過年,不巧碰上新冠肺炎疫情,短期無法出國,於是在親人建議下,前往生殖醫學中心檢查及治療。透過精密儀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4成腦中風患者會在急性期後出現手腳緊繃的「肢體痙攣」症狀,讓許多患者難以接受,但醫師呼籲萬萬不可心急亂投藥!37歲的腦中風患者李先生,正因肢體痙攣,導致上肢無法伸展,手掌也無法完全張開,原本生活的小事都變成大事,復健進展也陷入停滯,使李先生非常沮喪,在心急之下吞下五十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醫美市場的活絡,療程設計可說越來越多樣,過去的單一療程早已無法滿足多數消費者,以拉提訴求來說,音波拉皮加電波拉皮可說已是基本標配,各司其職的雙機出動,讓愛美人士單次療程便能感受加乘效果,不僅省了治療時間,更可能提前感受到緊實的拉提感。但你知道複合式療程之中,音波的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