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懷孕中的媽咪可以染燙頭髮和擦指甲油嗎?(歡迎轉分享)

現代媽咪不只追求懷孕體重控制,就連外在也是許多媽咪重視的孕期功課之一,但由於染髮劑與指甲油的成分含有較多化學物質,若不好好遵守孕期美容原則,恐傷害腹中胎兒。準媽媽到底能不能染髮、燙髮、擦指甲油或進行其他形式的保養呢?本文將由專業醫師來為妳解答!

懷孕中的媽咪可以染燙頭髮和擦指甲油嗎?(歡迎轉分享)

大多數人都曾聽說,懷孕期間應儘量避免染燙髮,如果可以的話,甚至連美甲、護膚都必須徹底拒絕,才能營造最純粹的環境,為胎兒帶來健康。不過,愛美是女人的天性,許多媽咪仍會在懷孕期間把自己打扮得俏麗、活潑,藉此讓自己擁有愉快的心情;這些做法雖不至於讓胎兒遭受強烈的負面影響,但準媽媽仍須注意自己的髮質與皮膚變化,選擇影響較小的護理方式,才可迎來健康的孕期環境。

孕期應避免使用強效美容產品

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王樂明表示,只要在美容保養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化學成分的產品,基本上都不太建議準媽媽使用,尤其是強調「不易掉妝、強效」等字眼的產品,更應避免使用,因為效果好,其實也代表化學成分越多,而有機化合物、塑化劑及某些油溶性化學物質,可能會經由皮膚吸收,進入胎盤,會造成畸胎的機率。
王樂明醫師說:「有些準媽媽為了讓自己更漂亮,懷孕之後依然會染髮或擦指甲油,但某些市售產品就算強調孕婦可使用,實際上還是要經過很繁雜的臨床試驗才能真正確定,所以包裝上的標語不見得屬實,為了健康著想,儘量避免使用才是上策。不過,平日外出時,若怕氣色不好,還是可以上一點淡妝,建議使用水溶性的化妝品,才不易造成肌膚吸收。」

染髮比燙髮更傷膚質

儘管目前並無確實證據顯示染髮會導致罹癌機率上升,但在懷孕過程中,女性體內荷爾蒙會發生變化,間接導致頭髮生長的速度變慢、頭皮容易出油,如果此時選擇染燙髮,髮質將會受到損害。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院長彭溫雅醫師表示,某些脫色劑含有雙氧水,以往曾有研究顯示,如果孕婦長期接觸雙氧水,可能會造成胎兒畸形;如果因為某些因素必須染髮,建議懷孕3個月之後再執行,且一定要事前做好護髮及頭皮隔離的措施,儘量選擇局部挑染或是只染髮尾部分,避免讓染劑碰到髮根。她進一步指出:「相較起來,染髮比燙髮更傷髮質,因為有些人選擇較淺色的染劑,染髮前就必須先脫色,再塗上助染劑,等於是雙重傷害。」

王樂明醫師也建議,染髮劑中的色素及重金屬成分,恐會影響到孕婦和胎兒健康,如果真的需要染髮,使用植物染或是咖啡水等天然染劑,就不會有這些疑慮,雖然效果可能較不持久,但論安全性的話,基本上不會有太大問題。此外,至今雖然沒有燙髮劑會導致胎兒畸形的相關報告,但孕婦也應避免使用冷燙劑,以免引起頭髮嚴重脫落及過敏等不良反應。

五大類染髮劑

染髮劑大致上可分五種,分別為暫時性染髮劑、植物性染劑、半永久性染髮劑、漸進式染髮劑與永久性染髮劑,其中暫時性染劑只能附著在頭髮表面的角質層,只要沖洗一次就能把染料洗掉,永久性染劑則含有染色劑與雙氧水等材料,可滲透進入頭髮皮層,以達到長期保持顏色的效果,雖然為目前流行趨勢,卻也是最傷害髮質的染劑類型。

指甲油比染髮劑更傷胎兒?

擦指甲油的原理與染燙髮一樣,若指甲油所含的化學物質流經胎盤,會使胎兒的器官受到化學成分影響。彭溫雅醫師表示,傳統的指甲油成分當中,都含有名為「磷苯二甲酸酯類」及「磷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毒性物質,這些毒素會造成胎兒畸形、女性不孕、性早熟及女嬰雄性化等後遺症,去光水也會引發人體過敏,帶來的傷害甚至比染髮更為嚴重,對於懷孕初期的孕婦來說,影響特別大。雖然目前已有許多國家明文禁止使用上述兩種有毒物質,但仍無法保證目前的市售指甲油都不含這些毒素。

所以懷孕中的媽媽還是忍耐一下吧!為了寶寶好

相關文章閱讀推薦:

小心!衛生棉裡有毒?衛生棉暗藏的危機!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32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常見的行道樹「臺灣原生種刺桐」近年來因刺桐釉小蜂的入侵,造成大規模的危害,疫情遍及全臺。國立中興大學植物教學醫院今年7月展開搶救刺桐大作戰,選定臺中市松竹路、惠來公園與國光公園三處刺桐受危害嚴重之區域,針對133棵樹木進行醫治,短短2個月,樹木已逐漸恢復生機,樹意盎...

閱讀詳情 »

坊間常說:「喝普洱茶可消脂解膩」,近來中興大學研究發現,普洱茶中萃取可抑制胰脂解酵素分泌的「普洱消脂素」,能讓脂肪不被分解吸收,且可直接排出體外,的確有抑制脂肪被吸收,進而有輔助減肥的效果。中醫師提醒,喝普洱茶有一些禁忌要注意,才不會造成心悸、頭疼、胃部不適等「茶醉」現象。並且推荐一道加入普洱茶,幫...

閱讀詳情 »

台灣是近視王國,兒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孩童睡眠不足,近視風險增加9倍。醫師指出,除了均衡飲食、多參與戶外活動外,充足的睡眠更是防治兒童近視的重要方法之一,三者缺一不可。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智慧型手機儼然已成為兒童近視的隱形殺手。 維持充足睡眠 降低近視風險 依據國民健康署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48歲的莊先生,其菸齡20多年,因自認身體是鐵牛一族,30年以上沒踏進醫院過,但半年前開始出現有喘、胸悶痛的症狀,不過休息一下後就會恢復,所以沒就醫。3個月前,突然劇烈胸痛,被送至醫院時已呈休克狀態,經緊急心導管檢查發現,其左迴旋支急性完全阻塞、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阻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