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使用類固醇眼藥勿超過一周 高眼壓副作用嚴重恐失明

使用類固醇眼藥勿超過一周 高眼壓副作用嚴重恐失明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媒體報導,1名9歲女童左眼失明,主要原因研判,約2年間不斷使用類固醇眼藥水有關。台北地方法院判眼科醫師和診所,需要賠償903萬元;眼科醫生提醒,取得眼睛藥物一定要問清楚成分,如果含有類固醇,若1周內未改善,就一定要回診再次檢查,確認用藥是否恰當,否則恐增加副作用風險。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彭繼賢表示,假使眼睛受到病毒感染,誘發紅眼、流淚、分泌物增加,確診急性結膜炎,大多會使用類固醇治療,舒緩相關症狀,以降低傳染力;此外,眼睛在嚴重過敏時,也會使用類固醇藥物治療,但不論結膜炎或眼睛過敏,使用類固醇都有危險性,特別是孩童。

 

彭繼賢特別提醒,類固醇眼藥水有增加眼壓風險,領取藥物時,一定要確認拿到的藥水,有沒有含有類固醇成分,且應遵照醫囑使用。原則上,低類固醇濃度藥品,大約每天點3至4次;高類固醇濃度藥物,每天約點1至2次,用藥基本上不會超過1周,如果症狀未好轉或出現其他不適,就應回診確認。

 

針對眼睛過敏問題,一般是可以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加以治療。彭繼賢進一步解釋,抗組織胺對於一般過敏來說,就已經能有效果,副作用相較少很多,因此臨床與到眼睛過敏病患,大多會採用抗組織胺治療。但如果點藥超過1個禮拜,眼睛症狀沒有改善,一定要回診重新讓醫生檢視病況。

 

彭繼賢強調,急性結膜炎多由腺病毒造成,當雙手不清潔觸碰眼睛,或正在感冒等,都有可能誘發急性結膜炎,保持雙手清潔,不要隨意揉眼睛相當重要,就能降低危害;另外,眼睛過敏大多因接觸過敏原,空氣漂浮的汙染物,飲食中的特殊物質,都有可能引發眼睛過敏,所以空氣品質不佳時減少外出,減少吃容易過敏食物,都能減少眼睛過敏的情況發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由於現代網路、手機的普及,造成色情資訊氾濫,小女生正值情竇初開的年紀,發生性行為比率竟然創下新高。根據國民健康署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國中生(13到15歲)有過性行為的比率達5.7%,有過性行為的國中女生占6.2%,高於男生的5.3%。 國民健康署最新青少年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骨質疏鬆症堪稱我國老年人的頭號隱形殺手,平時沒有明顯病徵,但是一旦發生骨鬆性骨折,這種好發於手腕、髖部、脊椎的嚴重併發症,就會導致嚴重疼痛不適,以及自我照顧能力下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林心畬表示,骨質疏鬆症不易自我察覺,病患常因骨折就醫,經由醫師建議進行骨...

閱讀詳情 »

【文/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巫漢盟】1位媽媽帶著滿月寶寶回來門診打預防針,離開前媽媽問我:「阿包醫生,我該讓寶寶吃奶嘴嗎?網路上許多人都說寶寶吃奶嘴不好,而且之後還要戒,好像有點麻煩!」 其實吸吮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天性,從在媽媽肚子裡透過超音波就能發現幾乎所有寶寶都會吮吸手指。這是經由刺激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發生椎間盤突出時,患者會出現下背痛、坐骨神經痛、腳部麻痛無力等情形,而體重過重、搬重物時姿勢不良者、粗重工作者、久坐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不得輕忽嚴重性!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黃全敬表示,目前治療上除了可透過藥物及保守復健治療,若較為嚴重者,則可透過微創脊椎內視鏡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