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使用類固醇眼藥勿超過一周 高眼壓副作用嚴重恐失明

使用類固醇眼藥勿超過一周 高眼壓副作用嚴重恐失明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媒體報導,1名9歲女童左眼失明,主要原因研判,約2年間不斷使用類固醇眼藥水有關。台北地方法院判眼科醫師和診所,需要賠償903萬元;眼科醫生提醒,取得眼睛藥物一定要問清楚成分,如果含有類固醇,若1周內未改善,就一定要回診再次檢查,確認用藥是否恰當,否則恐增加副作用風險。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彭繼賢表示,假使眼睛受到病毒感染,誘發紅眼、流淚、分泌物增加,確診急性結膜炎,大多會使用類固醇治療,舒緩相關症狀,以降低傳染力;此外,眼睛在嚴重過敏時,也會使用類固醇藥物治療,但不論結膜炎或眼睛過敏,使用類固醇都有危險性,特別是孩童。

 

彭繼賢特別提醒,類固醇眼藥水有增加眼壓風險,領取藥物時,一定要確認拿到的藥水,有沒有含有類固醇成分,且應遵照醫囑使用。原則上,低類固醇濃度藥品,大約每天點3至4次;高類固醇濃度藥物,每天約點1至2次,用藥基本上不會超過1周,如果症狀未好轉或出現其他不適,就應回診確認。

 

針對眼睛過敏問題,一般是可以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加以治療。彭繼賢進一步解釋,抗組織胺對於一般過敏來說,就已經能有效果,副作用相較少很多,因此臨床與到眼睛過敏病患,大多會採用抗組織胺治療。但如果點藥超過1個禮拜,眼睛症狀沒有改善,一定要回診重新讓醫生檢視病況。

 

彭繼賢強調,急性結膜炎多由腺病毒造成,當雙手不清潔觸碰眼睛,或正在感冒等,都有可能誘發急性結膜炎,保持雙手清潔,不要隨意揉眼睛相當重要,就能降低危害;另外,眼睛過敏大多因接觸過敏原,空氣漂浮的汙染物,飲食中的特殊物質,都有可能引發眼睛過敏,所以空氣品質不佳時減少外出,減少吃容易過敏食物,都能減少眼睛過敏的情況發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境外移入多是無症狀或輕症,但北市發生多起專責病房之醫護人員染疫的情形,令人憂心。北市職業工會表示,有夥伴透露部分民眾「將病房當飯店」、「護理師當服務生」,擅自訂外送,甚至自已關閉負壓隔離病房的抽風設備,恐製造院內感染的危險。 指揮中心:擅關通風設備 將依《傳染病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今(14)日公告,由培力藥品工業開發的「培力普羅鈣錠667毫克(醋酸鈣)」腎病用藥因舊配方可能造成藥品變色,目前已經採用新配方。目前仍在流通的舊配方共有38批、730萬粒,將於2月7日前進行預防性回收。 「培力普羅鈣錠667毫克(醋酸鈣)」主成分為CALC...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天氣氣溫變化劇烈,不少長輩的皮膚頻拉警報。除了皮膚搔癢、乾燥或脫屑以外,更有可能感染嚴重且難纏的「帶狀皰疹」。而不少人喜歡「泡湯」,赤腳在溫泉上走動可能傳染香港腳。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在近期舉辦的健康講座,邀請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欣儀分享銀髮族常見的皮膚相關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寄養家庭老化的議題受高度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近五年新進寄養家庭父母年齡近六成介於「40-55歲」,此年齡層的子女年紀多屬未成年階段,且與同齡寄養童相仿,更有助於服務。因此,家扶基金會今年特別是鼓勵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參與,與適齡寄養童相伴成長,在需要的這段路上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