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成龍當年「死亡合影」曝光:照片裡5人只剩我沒死!尤其「她」的離開更讓人心痛...

成龍當年「死亡合影」曝光:照片裡5人只剩我沒死!尤其「她」的離開更讓人心痛...

成龍因《天降雄獅》票房大好而心情大好,在接受專訪時話題來者不拒,甚至主動大談退休與死亡。

他分享最喜歡的代表作是1989年時的《奇蹟》,「當時很多人客串,但很多人都死了」,有次他翻看舊照片,「照片中有關海山、劉克宣、王偉及董驃,5個人的合照有4個死了,只剩我一個未死」。

成龍當年「死亡合影」曝光:照片裡5人只剩我沒死!尤其「她」的離開更讓人心痛...

成龍日前接受專訪,62歲的他至今還沒想過何時要退休,「我看不到未來5年可以退休」;也自打臉說上次宣傳《十二生肖》說是最後一部動作片,事實上他指的是「大型」動作片;「因經歷上次受傷,我真的不希望自己下半世要坐著輪椅過」,還透露老婆林鳳嬌從沒勸過他退休,反倒成龍常傳片場照片給妻子,往往換來林鳳嬌一句「你享受的」。

成龍在專訪中也大談死亡話題,由於他當年曾在醫院向自己父親說「死了我不會去拜,免得塞車浪費時間,亦不會燒東西給他,免得浪費金錢又不環保」,當時得到父親認同,因此他也對兒子房祖名說以後他死了不用來拜他,只要現在對他好一點就夠了。

 

揭秘梅艷芳生前痛苦抗癌過程

 

 

2003年12月30日,一代巨星梅艷芳因子宮頸癌併發症病逝。在病重的日子裡,與梅艷芳亦師亦友的劉培基一直陪她走過最艱難的日子,兩人以兄妹相稱,劉培基也是梅艷芳首個告訴患了子宮頸癌的人,他憶述了與梅艷芳走過患病的最後歲月。

成龍當年「死亡合影」曝光:照片裡5人只剩我沒死!尤其「她」的離開更讓人心痛...

 

■治療:不想再受到更多辛苦

 

劉培基稱在1999年,梅艷芳告之她的子宮長了瘤。2002年的12月,他接梅艷芳的電話說自己患了子宮頸癌,「我剛收到身體檢查報告,醫生說不太好。」當時阿梅決定要接受中醫治療,她說希望自己做一次決定,但如果要受很多痛苦,那就不想了,「因為我覺得我已經很辛苦。」

 

■病重:扯出腫瘤才能如廁

天後病重之時,所身受的苦難與折磨,是常人無法想象的殘忍。劉培基陪著梅艷芳輾轉蘇州、上海求醫,也親眼目睹著梅艷芳的痛苦:「因為癌在那個部分,她每一次去洗手間,都要把那麼大的瘤扯出來,去完洗手間,她還要把它弄回去。」

 

劉培基一直替阿梅保守著這個秘密,在這過程中,發生了張國榮事件,令阿梅的心情更加沉重得不得了。當時阿梅的情況其實已經很嚴重,腫瘤出血得很厲害,2003年7月23日,她第一次接受電療,腫瘤竟然消失了,之後情況又變糟糕。在打這場仗的過程中,阿梅的情緒很反覆。

成龍當年「死亡合影」曝光:照片裡5人只剩我沒死!尤其「她」的離開更讓人心痛...

梅艷芳穿婚紗上演紅館絕唱

 

■告別:沒有男人掀開頭紗的婚禮

 

   2003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艷芳帶病踏上紅館舞台,舉行了人生最後的演唱會:「她希望在台上跟歌迷再聚一次,其次是她真的希望穿一次婚紗,她選擇嫁 給舞台。」阿梅能夠在生命最後期舉行演唱會,可說是個奇迹,演唱會前十多天,她因為剛做過化療,身體很弱,雖然安排了綵排時間,但她根本沒有體力去應付。

 

■離世:幫她穿衣服身體還在滲血水

 

12 月29日下午4時,醫生叫親屬多陪她,應該是這個鐘頭的事了。梅艷芳的朋友陸續到醫院見她最後一面。30日凌晨兩點多,阿梅的助手衝出病房,心電圖已成一 直線。劉培基說:「我立刻捉著她的手,叫她放心,不要牽掛,有緣總會再見。她走了,她的樣子很安詳,沒有半點掙扎。」

 

成龍當年「死亡合影」曝光:照片裡5人只剩我沒死!尤其「她」的離開更讓人心痛...

 

梅艷芳葬禮現場

 

梅 艷芳離世,身後事幾乎全由劉培基一手打理,作為梅艷芳治喪委員會負責人,他包辦了離世消息的公布、告別儀式的流程、八個扶靈人(劉德華、劉培基、梁朝偉、 陶喆、連延輝、蘇孝良、張敏儀、楊紫瓊)的名單制定,以及遺像挑選、壽衣設計,「我拿她的身份證交給生死註冊處,生死註冊處把身份證一個角剪下來,然後一 扔,天哪,是這樣子的?這樣一剪,以後這個人就不在人世上了。最後我還要幫她穿衣服。穿衣服的時候,她的身體還在滲著血水,十幾天還會有,真的受不了。」

生命無價 健康第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痔瘡可說是現代文明病之一!需要久坐久站的上班族、手機族,長期有便秘困擾及產後新手媽咪等族群,都是痔瘡發作的高危險群。近期南韓藝人李洪基就因痔瘡復發,為儘快復原,就醫進行手術。然而,許多患者長期受痔瘡所苦,但又害怕開刀引起的痛苦及風險,因此一拖再拖。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學生時代是最無憂無慮的時期,也因此年僅20歲的大華(化名),雖然是高度近視的患者,但卻經常熬夜打電動,平時學校交代的報告也習慣熬夜撰寫,直到某日發現螢幕上的表格扭曲及視線模糊後,立即到眼科就診,經檢查確診為高度近視併發黃斑部病變,所幸,經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治療已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且工作壓力大,加上活動量大幅減少,在多吃少動的情況下,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愈來愈多!不論男女老少,因工作、課業繁忙,三餐可能都在便利商店、自助餐、速食店等解決,但一不小心就可能攝取過量的鹽、糖、油,除了容易造成肥胖外,三高問題更不容忽視。營養師表示,唯有正確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人口老化,65歲以上銀髮族罹患失智症比例約3~5%,台灣目前約有6~11萬失智症患者,而且逐年增加。失智症是因為腦部功能受損或退化,會出現記憶力喪失、言語及思考障礙,病患無法自理生活起居。對於失智症的治療,中西醫都有很多方法,但是效果緩慢也有限。然而,根據中西醫整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