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扭傷別輕忽 小心成慢性足踝疼

扭傷別輕忽 小心成慢性足踝疼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2歲的張先生,某次和朋友打籃球,腳踝著地時不小心扭傷,當場腫痛、瘀青。經醫師判斷後,沒有骨折,但建議使用護具固定腳踝,但張先生為求早日康復,特別到國術館整骨,3個月後又再和朋友打籃球,腳傷卻再度復發,緊急求助大醫院復健科門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主任陳文翔表示,腳踝關節扭傷後的1個月是復原關鍵,若要避免後遺症,應悉心照顧傷口,避免劇烈運動。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醫師何宇淳透露,腳踝扭傷後的當下處理,對日後功能恢復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建議民眾扭傷時,可依簡單的口訣“PRICE”來處理傷口。P是保護〈Protection〉,避免腳踝關節囊和韌帶受傷加重,可用護具固定;R是休息〈Rest〉,應停止目前活動並減少走動;I是冰敷〈Ice〉,在受傷的24到48小時內,應間歇使用冰水袋15到20分鐘;C是壓迫〈Compression〉,可使用彈性繃帶項新纏繞以消除腫脹;E是抬高〈Elevation〉,抬高腳踝以消除腫脹。

陳文翔解釋,張先生的傷口演變成慢性腳踝疼痛,其原因相當複雜,可能包括對受傷程度未完整的檢查評估;貿然接受不適當的治療,如整骨;太早恢復競賽型運動;關節囊和周圍韌帶受傷後,本體感覺下降,造成腳踝反覆扭傷等。一般來說,足踝扭傷後,治療的原則在於消腫止痛,並且應避免組織受傷加重,若能愈早消腫,日後的功能恢復愈佳。

針對慢性腳踝疼痛,何宇淳表示,目前的治療方式有許多種,如物理儀器治療、運動治療、貼紮治療、藥物治療和注射治療等。為服務這類患者,從7月起,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特別設立「足踝疼痛特別門診」,透過整合性服務,帶給民眾更佳的治療選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80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師,我最近一直流汗,結果發現身體跑出一塊一塊白白的斑塊,我是不是得了白斑?」、 「醫師,我最近蕁麻疹發得很厲害,究竟是為什麼?」天氣炎熱,所以流很多汗造成白斑嗎?還是其實是汗斑呢?蕁麻疹夏天就會發得比較厲害嗎?輕微汗斑不治療也會改善 保持乾燥透風為上策國泰綜合醫院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醫師,我刷牙時間都很久,為何還是會得牙周病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齒顎矯正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德星表示,牙周病引起的原因常與無法維持良好的清潔習慣有關,特別是使用慣用手刷牙易造成同一側牙齒沒有刷乾淨的問題。因此預防牙周病最佳的方式是做好口腔清潔及定期檢查。如有觀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年約有5,000人因「B型肝炎導致肝癌」而失去性命。不過目前仍有多數人對於B肝存在迷思,包括「蚊子叮咬會傳染B肝」、「與B肝家人共餐會被傳染」等,許多觀念必須導正,臺大醫院內科醫師蘇東弘也指出,目前台灣約有220萬名B肝帶原者,卻有高達近4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聽到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常會擔心出現不適症狀,如今大林慈濟醫院第11年所推廣的創新的換水大腸鏡檢查已能取代傳統充氣式的檢查方式,根據多年研究發現,不僅能有效降低六成一的病患疼痛度,且九成患者無需麻醉,其中也發現能提高在右側大腸瘜肉的發現率16%,發現腺瘤的比率也較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