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承重關節未保養 恐致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承重關節未保養 恐致退化性關節炎

機器用久了會磨損,關節用多了、用久了一樣會磨損老化。所謂退化性關節炎,即關節面的軟骨磨損、老化而造成疼痛、發炎、關節變形的疾病。若發生在膝關節,剛開始關節附近會痠痛與肌肉變緊,活動或輕壓關節時會痛,接著,剛起床時會覺得關節活動很不靈敏,膝蓋愈來愈疼痛與腫脹,活動時甚至會感到無力可施,蹲不下去站不起來。時間愈久,膝關節變得極度僵硬無法活動,患者會無法行走,需要以手術矯正。

骨科常見退化性關節炎 承重關節易發生

退化性關節炎是骨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特別是老年人在65歲以上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有退化性關節炎,主要因為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軟骨細胞剝離來不及增生,造成軟骨層變薄,關節間隙變小,甚至磨損到軟骨下方的骨頭暴露出來或壞死形成骨囊腫。不過現代人由於運動、過度的負重、肥胖或免疫系統失調等,都會讓關節過度磨損,使得罹患關節炎的病患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關節炎主要是關節的軟骨退化或者結締組織發炎產生,不僅會發生在膝關節全身活動量大或需承擔重量的關節都可能發生,例如:指間關節、肩、肘、腕、脊椎、髖、足踝等,另外創傷、骨折或關節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及化膿性感染等後遺症,也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其他如體重過重、骨骼、神經、肌肉系統的協調性疾病,也較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的關節炎為退化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過度使用、運動、身體重量過重或是喜好爬山、慢跑的民眾。

抬腿+復健運動 強化下肢肌力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常因疼痛、肌肉功能受損及本體感覺變差而產生下肢功能障礙。最常衛教病人的運動為抬腿運動,即所謂的等張訓練。病人平躺,一腳彎曲另一腳伸直,伸直的腳抬起懸空維持5秒鐘再放下,一回做15至20下;另外,可於趴姿及側躺做同樣的訓練。大約2至4週後甚至可在腳踝上綁上沙包以加強訓練強度。

此外,過去總認為膝關節退化透過訓練大腿肌肉即可,然而一旦發現膝關節退化,也說明著腰椎、髖骨可能也有退化的情況,因此復健運動應該腰、臀、腿肌都要訓練到。為了避免民眾在家做錯運動,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退化性關節炎的復健多半是較溫和的運動,如:水中走路、騎腳踏車、原地抬腳,有助強化下肢整體肌肉群的耐力;但假使想學強度更大的運動,就建議民眾要諮詢專家做進一步的評估。

葡萄糖胺助舒緩關節炎 認明藥品級葡萄糖胺

在眾多舒緩關節炎的方式中,以葡萄糖胺最廣為人知,但多數民眾仍無法正確辨別與選擇。葡萄糖胺目前可以分為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以及保健品級的鹽酸鹽葡萄糖胺,但僅以藥品級的葡萄糖胺具有治療的作用,建議民眾使用前先諮詢骨科醫師或藥師較為妥當。不過若身體出現關節不適等症狀,還是要尋求專業的骨科醫師,做仔細的臨床評估。醫師會依據個人身體及臨床情況的不同,給予合適的醫療建議。(文章摘錄自/優活健康網站內新聞)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台灣流感疫情創下2012年流感季以來,最嚴重紀錄。死亡人數121人,創下五年來新高,比當年SARS還嚴重。根據疾管署疫情速報,以本次流感季來說(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累計1423例流感併發重症確診病例,121例死亡,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7倍! 斗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0多歲的簡女士,四十年來飽受膝痛之苦。去年症狀開始惡化,痛到無法走路,只能用「拖」的勉強前進。但因為她不敢開刀,只能服用藥物減緩疼痛感。今年初,到花蓮慈濟醫院「疼痛門診」就醫,疼痛科王柏凱醫師透過射頻燒灼術,解決她長年來的疼痛問題;簡女士說,現在「腳步卡敢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楊先生受下背痛困擾6、7年,常久坐後腰挺不直、容易痠痛,甚至只要稍微轉身彎腰拿東西就疼痛不已,嚴重時連小腿和腳跟都會刺痛,雖然經過多位醫師治療,卻仍沒有改善。就醫檢查發現是多年前的舊傷,導致下背骨盆韌帶拉傷,造成結構鬆動不穩才併發這些症狀。在復健科醫師建議下,接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個性驟變,腦膿瘍作祟!一名10歲葉姓女童原本活潑開朗,近期卻出現嗜睡、頭痛症狀,且症狀越來越明顯,也變得不太愛回話理人,家長察覺異常,就醫經由檢查後,確診女童頭部右側出現腦膿瘍,一開始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成效不彰,所以改採手術治療,後續注射抗生素8週左右才康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