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掌握正確的握桿姿勢 初學高爾夫應該注意的問題

運動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跑步、游泳等運動,另外一種是棒球、網球和高爾夫球等球類運動。從事球類運動,身體轉身的練習格外重要,因為,轉身沒做好會造成擊球用錯肌肉,再怎麼辛勤苦練,得到的效果也很有限。除此之外,所有圓的運動中,高爾夫是講究時間差的運動,強調如何用上半身(手臂、手腕、肩膀)與下半身(腰部以下)來協調運行。所以高爾夫稱得上是技術、智慧、精神上最高境界的運動。

如何選桿入門

一般國內的高爾夫初學者,常被建議用7號鐵桿作為入門練習桿。但是國外的高爾夫教學普遍是以P(Pitch)挖起桿為入門桿。P桿除了有桿身較短,控球較容易的優點外,其打法也最多樣化,下場擊球時P桿和推桿才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球桿,因此只要先從P桿入門後,練起其它球桿會更得心應手。

正確握桿的重要性

握桿與打出好球息息相關,不過,許多初學者常忽略這重要的一環。基本上如果用不正確的手指出力,會導致使用不正確的手臂肌肉擊球。此外,握桿太用力會造成肌肉僵硬,不僅沒有距離,更會將桿頭打到地面的反作用力直接傳遞到手臂,從而導致自身受到傷害。

基本姿勢不能錯

正確的擊球姿勢是贏得好成績的不二法門,然而,有些人以不正確的姿式擊球,有時會歪打正著得到好成績而沾沾自喜,以為照這樣練一定沒錯。殊不知,不正確的擊球姿勢已經種下錯誤的因子,就算每天能維持大量的練習,成績也是上下起伏,好壞落差很大。更甚者,還有運動傷害的憂患。

尋找適合自己的打法

每個人的體型都不一樣,僅僅參看教學書籍就要把高爾夫學好並非易事。有些人更因此保守地認為自己打的是健康球,抱著從來不計較成績桿數的消極想法,這樣就無法體會高爾夫的奧妙精深。高爾夫是一種和自己競爭、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運動。最重要的是學好基本動作,多練習並多體會,儲存、累積經驗才是入門之道。(四夕輯)

相關推薦

跟痛痛說掰掰 該編騷年的騎換之旅當你為自己添購了一台自行車,無非是希望能騎出爽度、騎出樂活、騎出興味、騎出健康,騎出超越自己的限界。倘若在騎乘過程中才發現操控不易、過彎不順、下坡困難、身體疼痛,原本愉悅地踩踏轉眼化作無盡地折騰,騎車當然也就失去了樂趣和動力。自行車是一門很科學的玩意,卻同時蘊含廣泛地...

閱讀詳情 »

大家都知道非洲人擅長運動,許多超高水準的世界級職業運動比賽,都是有許多優秀的非洲裔選手在其中,像是美國職籃 NBA、職業棒球 MLB 等等,網路上流傳的影片,號稱是非洲的肯亞高中運動會,兩位學生比賽跳高,卻是以超驚人的助跑站立式跳超越近兩公尺的高度,相信看到這一幕麥可喬丹都會傻眼。 ▼簡單的運動場...

閱讀詳情 »

一年前,Kobe 9 Elite首次亮相於洛杉磯當代美術館,它引人注目的設計於整個球鞋界引起極大迴響。設計師Eric Avar首次把Flyknit技術導入籃球鞋當中,打造一雙完全符合Kobe Bryant精準要求的籃球鞋。 為慶祝這雙改變遊戲規則的籃球鞋,Nike籃球設計團隊結合過往不同Kobe ...

閱讀詳情 »

由基督教救助協會等單位主辦,美利達主要贊助的2014「1919愛走動」公益慈善勸募正積極進行中,45位愛心大使已於12月20日上路,展開為期15天的單車環台,希望為急難家庭籌募3000萬元的救助金。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2年推出「1919愛走動」,為陷入急難的弱勢家庭籌募救助金,到今年9月已累計資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