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排演夢的劇本,揮別惡夢糾纏

排演夢的劇本,揮別惡夢糾纏

你一定曾有過做惡夢的經驗,如果沒有,那就恭喜你了。心理學家說,超過百分之五的人會定期做惡夢,生活遭到嚴重的侵擾。這些惡夢也許一個月才會來一次,或許一個禮拜會來個好幾遍,讓當事人的夜晚變得如此漫長難熬,如此的嚴酷過現實。

心理學家其實一直在研究夢,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就是個里程碑般的樣板,容格對夢的解釋,帶領我們跨越現實與靈幻的邊界。後來的心理學家將夢當做現實的補償,訊息的垃圾、片段,東方人則對「託夢」之說深信不疑。所以,如果你始終相信,夢具有某種解釋現實的意義的話,做惡夢必定也會讓你覺得無比的困惱。

然而,正如美國「睡眠醫藥和夢魘防治中心」(the Center for Sleep Medicine and Nightmare Treatment)主任巴利柯拉寇(Barry Krakow)說的,「他們覺得那是心理的吶喊,其實並不一定如此。」

正常的做夢,或許可以透露現實生活的訊息,但惡夢卻似乎不具有這方面的效果。心理學家雖然仍無法解開人們為何會做惡夢的謎團,最近卻有人主張,某種人格特質的人,似乎較容易做惡夢。

紐約市耶敘瓦大學(Yeshiva University)的心理學副教授羅斯列賓(Ross Levin)多年來也是位幫病人診治惡夢困擾和失眠證的治療師。根據他的經驗,遭逢惡夢困擾的人常擁有「意志薄弱」的特質,說得淺顯一點,就是耳根軟、無定見、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左右。常做惡夢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耽溺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會有強烈的幻想傾向。列賓最近發表在心理學期刊的論文還提到,這些人的思考模式和白日夢也常是負面的,常覺得沮喪、無力感、萬念俱灰,但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一回事。

許多定期做惡夢的人,追溯他們的夢魘源頭,往往可以找到過去的傷痛事件(trauma),許多人曾是犯罪、暴力下的受害者,說不定曾有遭強暴的慘痛經驗。大部分人都擁有「後傷痛壓力障礙」(post─t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特徵。所幸,隨著時日消逝,不再具有那麼可怕恐怖的力量。如果惡夢一直盤據不去,一再回來騷擾當事人,才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柯拉寇設計出一套「意像排演治療」(image rehearsal therapy,IRT),治療做惡夢長達二十年的PTSD患者。他不讓患者討論夢的情節,也不去回想惡夢的原由,而是讓他們專注心力在改變意像上面。他們可以編寫夢的劇本,就算只是一幕情景也可以,然後在醒著時排演這幕情景。

他說:「惡夢會有許多負面的影響,但對許多人來說,惡夢等同於壞習慣。惡夢是學習而來的行為。」

這個治療法的原理,和許多用來療治疼痛、減緩焦慮的方式是相通的,也往往能收到具體的功效。我們在看待惡夢時,其實不一定要完全揮別存在體內的創痛記憶,有時候,只要一幕情景,或是幾個正面的心象,就能得到救贖。

相關推薦

睡眠不足不是唯一削弱您能量的東西。有些小事情做或不做可能會使您身心疲痺、度日艱難。健康網站(health.com)最近彙整專家的建議如下,希望讓您能戒掉容易導致疲倦的壞習慣。 1.忽略該做的運動當您累的時侯,您會忽略該做的運動,您以為這樣可省一點精力,其實恰得其反。佐治亞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久坐不動...

閱讀詳情 »

很多人擠牙膏時喜歡在牙刷上滿滿擠上一整條,如果誤吞,日積月累,會造成氟攝入過量。氟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人體缺少氟,就會患齲齒病,但體內含氟過多也會形成氟斑牙,使牙齒變脆。 牙膏擠太多危害: 一、牙膏擠太多或可誘發口腔癌。 牙膏中有幾種活性成分令人擔憂。牙膏中廣泛使用的化學物質“月桂醇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