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操弄腦部活性 憂鬱症治療變有效

操弄腦部活性 憂鬱症治療變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醫師最擔心憂鬱症患者用藥無效,須反覆換藥嘗試直到找出有效藥。北榮研發能夠預測腦部活性的電腦程式,並領先全球首度發現,人為操弄腦部活化後,可提升抗憂鬱藥物療效。此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Cerebral Cortex》、《Trends In Neurosciences》。

憂鬱症患者需嘗試換藥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李正達指出,臨床治療憂鬱症可使用抗憂鬱藥物、心理治療等其他治療選擇。以抗憂鬱藥物來說,憂鬱症患者服用抗憂鬱藥物,需要等待4至8星期藥效才會漸漸出現;若治療不見成效,則需更換新的抗憂鬱藥物,患者需要耐心嘗試直到找出有效藥,身心飽受折磨。

預測腦部活化 突破治療窘境

如今,憂鬱症患者反覆嘗試換藥的窘境,有了新突破。李正達醫師帶領研究團隊,經過2年半時間研發出預測腦部活化的模組程式,能夠在治療前得到腦部訊號,並有效預測未來抗憂鬱治療的效果,也首度證實透過人為操弄腦部活化後,可提升抗憂鬱藥物療效。

憂鬱症治療更有效

李正達醫師表示,國內約有3分之1以上的憂鬱症患者,屬於治療難治型,對目前的抗憂鬱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與患者腦部的「前扣帶迴」活性有極大關連性;若「前扣帶迴」的活性愈高,抗憂鬱治療效果就愈好,此電腦程式可預測及操控腦部活化,有助提升憂鬱症的治療成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9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大腸癌患者眾多,卻有許多患者深信錯誤訊息,不願接受正規治療。有位40歲三期腸癌男子,堅持採用坊間自然排毒療法,每月花費數十萬、最終卻肚破腸流、抱憾離世。台中市腸腸久久協會推出「腸腸久久 常在我心」智慧整合衛教平台,透過國人熟悉的LINE,配合首創「全圖文式衛教資訊」,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很多人會認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旦養成暴力傾向的人格特質,有可能改變嗎?事實上,諮商過程中,我治療過不少發生暴力事件的當事人,只要是自願來諮商的,大部分都有改變的可能性。通常,我會先了解發生什麼事情引起暴力行為?接著,引導當事人覺察自己的身心反應:知道自己快要失控了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國際疫情嚴峻,昨(2)日有17例,是2021年最多的境外移入,今(3)日的境外移入仍有十位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3)日有11例境外移入,其中有4人來自印尼,其他則有土耳其、義大利等國。排除調查中者,有7例突破性感染,多為接種AZ、莫德納、科興等。同時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目前有多國開始施打第三劑,有不少研究得出施打AZ這款非複製型腺病毒載體之疫苗,再施打莫德納或BNT等mRNA疫苗後,抗體濃度會比兩劑都打AZ還高。近期在《刺胳針》(Lancet)上有一項以7款肺炎疫苗當第三劑加強針的研究,包含大家耳熟能詳的莫德納、AZ、BNT。最後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