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攝護腺癌新曙光 降低3成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攝護腺癌位居台灣男性好發癌症第5位,每年約有近5千人罹患攝護腺癌,且約有4成患者在診斷時就已發生骨骼轉移。醫師指出,以往攝護腺癌患者在化療結束後,就會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所幸目前已有衛福部核准自費的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3成死亡風險,已成為攝護腺癌患者的治療新曙光!

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科主任歐宴泉醫師表示,在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25-30人罹患攝護腺癌,好發於74歲以上男性,且約有近9成患者會發生骨骼轉移。然而,由於攝護腺癌沒有症狀,且無法像乳癌可靠觸摸發覺,因此臨床上患者多半是在「無意間」發覺!

不過,歐宴泉主任指出,雖然攝護腺癌進程緩慢,早期存活率很高;然而,台灣男性普遍沒有抽血檢測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習慣,因此發現時往往已是末期了!治療上,以往醫界多半採用化學治療來去除男性賀爾蒙,但患者平均2年就會惡化。且當化療療程結束後,患者往往就只剩支持性療法的選項來緩解症狀。

所幸衛福部日前已核准《國際攝護腺癌治療指引》建議採用的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能全面阻斷雄性素合成,讓攝護腺癌細胞斷糧。臨床試驗證明,化療後的患者在使用後,不僅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3成死亡風險,還能減少疼痛、減緩疲倦,並減少骨骼轉移的發生。

歐宴泉主任也提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治療疾病的關鍵!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同胞,每年應至少做1次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篩檢,而有家族病史的男性,則須在40歲開始養成定期抽血檢測PSA的好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幾年空氣品質惡化,臨床上,慢性阻塞性肺患者就診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又以60至70歲男性居多;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長宏指出,主要是因抽菸或吸入其他有害微粒與氣體,引發肺臟及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尤其高濃度的PM2.5更容易使病情加劇,患者會出現咳嗽、多痰、易喘等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九合一選舉合併公投好不容易落幕,但卻有不少民眾因為選舉結果,心情大受影響,甚至因此影響到睡眠;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指出,選舉前後,臨床上,就有不少民眾因睡眠障礙就醫看診,也有部分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因此影響病情,其實要遠離選後症候群,最好的方式還是從平時生活習慣改變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近來氣溫冷颼颼,在冷天大啖美食是最舒適的享受,許多人不免將過多的熱量吃下肚,又後悔不已。為了解決這項困擾,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發布一份新聞稿指出,「在冬天運動能燃燒更多卡路里,女性效果尤佳」,引起媒體爭相報導,奉為脂肪救星。事實上,天冷時身體的確需要消耗更多的熱...

閱讀詳情 »

「多吃魚才會變聰明」,不少媽媽為了幫孩子補腦,經常會給孩子吃許多魚料理,像是鮭魚、鮪魚等,因為魚類富含能強化大腦記憶力的Omega-3脂肪酸,而其中DHA對人體的益處最多。雖然,研究發現吃魚變聰明係金ㄟ,但是魚類體內的DHA其實是來自牠們食用的藻類,尤其從藻類萃取含有DHA的藻油,其中DHA一般來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