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嘴唇發紫 竟是罕見致命肺動脈瓣膜閉鎖

新生兒嘴唇發紫 竟是罕見致命肺動脈瓣膜閉鎖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女嬰宸宸,剛出生沒多久血中含氧量卻越來越低,正常值應為96%至100%,但宸宸卻降到約60%,因而造成缺氧造成面部嘴唇發紫,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瓣膜閉鎖,造成右心室出口阻塞,若不接受治療,恐危及生命,所幸在出生隔天,緊急進行介入性心導管手術治療,經刺穿肺動脈瓣膜,再進行肺動脈瓣膜氣球擴張術,目前宸宸已恢復良好,僅需定期門診追蹤。

肺動脈瓣膜閉鎖較少見 發病率約5%

其實宸宸媽媽懷孕28週時,產檢卻被發現胎兒疑似肺動脈(瓣膜)狹窄,當初宸宸媽媽就已經有心理準備,孩子的心臟恐不太樂觀;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主任李孟倫指出,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瓣膜閉鎖屬於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為5%至8%,以宸宸的情況,發病率就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至1.5%。

肺動脈瓣膜閉鎖未治療 新生兒2周恐致死

若延遲治療,就可能因血氧濃度過低,血液無法流出造成右心室壓力過大,50%病童恐出生兩周內死亡,85%的病童約出生後六周內死亡;李孟倫主任表示,因此經由宸宸父母同意後,進行介入性心導管手術治療,但因宸宸的肺動脈瓣膜環直徑比一般新生兒差了4到5mm,因此採以極細導線代替介入性肺動脈瓣膜刺穿術,在肺動脈瓣膜閉鎖處小心地刺穿小洞,再將肺動脈瓣膜閉鎖處擴張至能提供血液循環的通道。

出現紫紺症狀 應盡快就醫檢查

術前為了提高宸宸的血氧濃度,也給予前列腺素E1幫助維持動脈導管暢通,但介入性心導管手術治療成功後,前列腺素E1已建議停止使用;李孟倫主任呼籲,雖臨床上,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瓣膜閉鎖不常見,但若發現新生兒出現紫紺症狀,應盡快接受詳細檢查,避免危害孩子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0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40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1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66例,總計67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目前死亡率約為1%。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更正後的圖表並沒有往下的趨勢,整體疫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隨著疫情升溫,許多運動場所和健身房紛紛暫停營業,而面對遠端上班、上課,整天在家中長期久坐,無法外出運動的處境,居家運動儼然成為一股生活新潮流,但礙於家中空間狹小,有哪些項目是適合在家裡運動的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1項新的分析發現,如果你與吸菸者生活在一起,呼吸到他們的菸會使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增加50%以上,研究結果在線上發表,並刊登於《Tobacco Control》(菸害防制)。 英國的研究作者說,這些發現也表示,想防止人們接觸二手菸,需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研究團隊分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確診上升671例!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新增個案401例與校正回歸266例,雙北占307例與117例;面對每天巨量暴增個案,指揮中心再放寬解隔離標準,原則上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距離發病日已達10天,就能回家居家隔離7天,或自主健康管理7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