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發現! 慢性C肝者較易罹慢性腎臟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肝病及腎臟病堪稱是台灣人的國病,但國內外的研究對於C型肝炎與慢性腎臟病之間的關係,一直未能釐清。最近由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宜鈞醫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臺灣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9千多名慢性C型肝炎患者及3萬7千多名非C型肝炎患者,在經過長達11年的追蹤後,證實慢性C型肝炎患者會增加1.28倍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目前此研究成果也已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腎臟國際化》( Kidney International)。

該研究團隊的計畫主持人、也是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的陳宜鈞表示,國內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約11%,而 C 型肝炎的盛行率則約2-6%;從研究中可得知,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除了原本醫界所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之外,還需納入C型肝炎。

陳宜鈞醫師進一步指出,多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都致力於研究C型肝炎及慢性腎臟病的關係,但是研究結果始終未能釐清,而這可能與研究設計採用橫斷面研究、以及世代研究的追蹤年限都未超過四年有關。因此,該研究團隊利用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將追蹤年限延長至11年,從而證實慢性C型肝炎患者會增加1.28倍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此研究由陳宜鈞醫師與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蘇裕傑主任及放射腫瘤科洪世凱主任所領導,以世代研究方式,分析1999年至2010年間,9千多名慢性C肝患者及3萬7千多名非C型肝炎患者。起初兩組都未罹患慢性腎臟病,但在追蹤11年後,卻發現兩組所得數據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當追蹤年限大於6年以上時,C肝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比例較高。

除了證實C型肝炎會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之外,此研究也發現C型肝炎患者若同時有糖尿病、高血脂症及肝硬化,則有高達8.44倍的慢性腎臟病罹病風險;其次為小於50歲的男性C型肝炎患者,風險為2.32倍;而小於50歲的C型肝炎患者風險則是1.9倍;男性C型肝炎患者風險為1.44倍;此外,若C型肝炎患者追蹤大於六年者,風險則為1.35倍。因此,研究團隊建議,具高風險的C型肝炎患者需積極追蹤是否有發生慢性腎臟病的可能。

陳宜鈞醫師說,由於過去都未證實C型肝炎為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患者或肝膽腸胃科醫師通常不會注意慢性腎臟病的徵兆,而此次研究已驗證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因此建議C型肝炎患者可透過檢驗血清肌酸酐、尿液常規檢查等,定期追蹤檢查。

陳宜鈞醫師也強調,若檢查後發現同時罹患C型肝炎及慢性腎臟病,則需積極接受治療,以免病情持續惡化,畢竟C肝若未治療,可能惡化為肝硬化、肝癌,而慢性腎臟病若未治療,則可能會面臨終生洗腎的危險,萬萬不可輕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7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素食主義曾經風靡一時,直到現在也有些人因為環保、宗教或為了健康而提倡素食;但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認為,吃素可能會增加中風的機率,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雖然素食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降低了22%,但中風的機率卻比非素食者高出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近年來國人飲食逐漸西化,膳食中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果糖」的攝取量提高,增加民眾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率。果糖其實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路上隨處販售的手搖飲料、麵包店的餅乾糕點、超商裡的含糖飲料、果汁等,店家使用蔗糖、蜂蜜、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成分內都含有果糖,皆屬於精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4歲張先生本身是位老菸槍,從5年前開始經常咳嗽有痰、一開始並不在意,後來爬樓梯會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演變成半夜喘到沒法睡覺,因此反覆住院治療,生活型態變成和以前完全不同,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肺阻塞悄悄找上門。臺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張基晟主任表示,肺部慢性發炎係因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因應台灣人口結構高齡化及社會發展變遷,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是國家既定政策,擴大的健康照護網需要更多專業分工合作,為了民眾的健康福祉,希望藉由各界努力,將24年前通過的《物理治療師法》朝向更符合當代民眾需求的方向改善,故9月17日邱泰源委員辦公室於立法院召開「物理治療師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