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靠「大腸鏡」也可以驗出大腸癌的新選擇...再也不用忍受爆痛了!

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不靠「大腸鏡」也可以驗出大腸癌的新選擇...再也不用忍受爆痛了!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不靠「大腸鏡」也可以驗出大腸癌的新選擇...再也不用忍受爆痛了!

未來篩檢大腸癌,有另一項新選擇!答案就是:「抽血。」

根據臺大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的臨床研究,證實能透過血液檢體,即可發現腸道內是否有瘜肉,早期發現大腸癌的徵兆。


精密檢測 找出異常細胞

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不靠「大腸鏡」也可以驗出大腸癌的新選擇...再也不用忍受爆痛了!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指出,癌症分為四期,通常在第一、二期時,血液中的異常細胞已轉換為癌細胞,隨著期別越高,血液裡的癌細胞相對也就越多,到了末期,癌細胞即很有可能分布於身體各處器官。利用抽血來篩檢血液中是否含有大腸癌的異常細胞,方法是在眾多的紅血球中找出單一的異常細胞來做檢測,預防進入癌症期的風險。
這個非侵入性血液篩檢大腸癌的技術來自中研院,準確度與傳統大腸鏡檢測幾乎一樣,高達99%,未來可望藉由此篩檢找出更多的大腸癌早期患者,進行治療。


篩選出需做大腸鏡檢查者

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不靠「大腸鏡」也可以驗出大腸癌的新選擇...再也不用忍受爆痛了!

目前血液的檢測,主要應用在大腸直腸癌患者,手術後的追蹤與觀察,以確保體內的癌細胞沒有轉移、擴大的現象。戴承正醫師表示,這套篩檢技術,目前正由食藥署查詢登記中,未來有機會應用入更多的癌症篩檢項目,為病患帶來更大的便利性;而食藥署通過後,民眾即可於健檢時自費檢測,進一步推斷是否有需要進行大腸鏡檢測的必要。

現階段除了大腸癌與血癌之外,想要用驗血來確認各項癌症的罹患率,仍有困難度。因為各種癌症的分泌物質並不一定會存在於血液中,反應出的數據也不見得是癌症,血液腫瘤標記狀況也有可能會有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建議大家如果健檢後發現血液有異常數值,應配合專業醫師診斷,安排下一步檢查,不能完全依靠血液篩檢結果。


最新趨勢:偵測早期中風風險

另外,大家都知道膽固醇對於腦中風與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很大,近期有研究指出,低密度膽固醇的好壞,與其中的「L5」有關。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與中研院的合作研究發現,中風患者發病的48小時內,血液中的L5比一般人高40倍,故可判定L5是引發血管發炎、動脈粥狀硬化或血栓的原因。目前,該研究仍屬於動物實驗階段,未來也可望能藉由抽血分析人體L5的比率,減少腦中風造成腦部損害的區域,預防早期中風風險。

 

【延伸閱讀】

超夯毒物檢測箱,迎接無毒人生?

糾察動脈硬化大危險因子!破壞中風、心肌梗塞的致命關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會在睡眠中停止呼吸,這背後可能是一個奇怪的因素導致:他們的舌頭太「胖」了。 是的,您沒看錯。根據1月10日在《美國呼吸與重症監護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肥大的舌頭會使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的症狀惡化。根據2006年的一項研究,超重和肥胖的...

閱讀詳情 »

▲7旬老翁背部有如被火紋身,其實是罕病「天疱瘡」作怪。(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身突然冒出大面積水疱潰瘍,活像被火紋身!南投一名70歲老翁全身長水疱,且一路從頸部、前胸、耳後、後背開始蔓延至上下肢,原本以為是天氣寒冷導致皮膚乾癢,但自行塗抹藥膏無效,破掉後更引發潰瘍,外...

閱讀詳情 »

紅麴被認為具有降低血脂的保健效果,但卻不可與降血脂藥併用,恐造成肝腎負擔。然而,若已有在吃降血脂藥物者,還可以食用紅麴烹調的菜餚嗎?答案是可行的。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食用一般紅麴釀製的食材,只要不是過量或天天大量食用,理論上並不會加重降血脂藥物的副作用,所以過年期間出現的紅麴料理還是可以安心...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晚間緊急宣布武漢肺炎最新第8例確診,這名50多歲的中部男性,也是首位本土病例,屬家庭內群聚感染。(圖/翻攝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直播)優傳媒採訪中心/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大陸持續蔓延,連台灣似乎也有擴大跡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晚間最新宣布第8例確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