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普洱生茶放久了變成熟茶?別再被誤導了...

普洱生茶放久了變成熟茶?別再被誤導了...

經常有茶友問到生普和熟普的區別是什麼?從製作工藝上看,生普和熟普最大的不同在於有沒有經過人工發酵,就是所謂的「渥堆」。

生普在後期存放的過程中會發生後發酵作用,這是一種自然陳化。上了年紀的生普,茶湯顏色會隨著生普年份的增長而加深,從黃色逐漸進入橙紅的階段。除了滋味變得醇厚之外,也會轉化出藥香、樟香、參香等香氣。

於是茶友又有疑問了:「自然陳化是發酵,人工發酵也是發酵,那生普存放幾年以後,是不是就會變成熟普呢?」

普洱生茶放久了變成熟茶?別再被誤導了...

這就要從生普和熟普的歷史說起了。

據史籍記載,唐代滇南便已經開始出產普洱茶,不過在40多年前,普洱還只有現在所說的生茶,熟茶的概念仍不存在。雲南至今還流傳著一句俗語:「爺爺的茶,孫子賣。」(這句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指的就是普洱茶必須經過時間的陳化,才有販賣的價值。

其實早在1973年以前,廣東地區已經掌握了相近的熟茶發酵工藝,生產出了有「紅湯」特徵的普洱茶,被認為是普洱熟茶的前身。

後來,雲南省派出技術團隊前往廣東考察學習渥堆方法製造普洱茶的工藝技術。考察歸來後,技術團隊組成攻關小組,通過反復不斷的研究和實驗,由昆明茶場首先研發出普洱茶人工發酵技術。

普洱生茶放久了變成熟茶?別再被誤導了...

但是,人工發酵與自然陳化的機理有所不同。因此工藝的調整,雖然能起到普洱的快速陳化的作用,然而茶葉發生了本質的改變,普洱生茶和熟茶儼然成為兩種不同的品類。因此

生茶放久了,會變成陳茶或老茶,但是永遠也不會變成熟茶。新茶的生熟,僅從顏色外觀即可判斷:新制的生茶以灰綠、墨綠色為主;熟茶為深褐色或褐紅色,芽毫為金黃色。如果還不敢確定,沖泡開來是最好的判別方法。

生茶口感與綠茶較為接近,相對來講苦澀味會重一些;熟茶的滋味一般甘滑醇和,顯得更為綿甜。普洱生茶湯色一般是金黃色、橙黃色或者淡黃色這類黃色系色調;熟茶則呈現出紅色、酒紅色、深紅色,乃至暗褐色。長期陳化的生茶和熟茶外觀、湯色都很接近,這騙不了老茶友,倒是普洱新手容易被迷惑,要特別注意。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中秋佳節將至,烤肉更是全家聚會必備的慶祝活動;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遵守5大原則,兼顧健康與樂趣,包括正確選用烤肉用具、烤肉時使用鋁箔紙、燒焦食物丟棄不食用、搭配蔬菜,以及自備環保餐具。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購買烤肉架應選擇外觀完好,如產品表面電鍍已剝落或有髒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每五秒就有一名兒童死亡!為挽救全球5歲以下兒童不必死於可預防、可治癒的疾病,世界展望會從2009年開始發起為期五年的兒童健康倡導行動,希望能在2015年達成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將兒童死亡數降至400萬人。台北101並將在9月6日至8日晚上7點到10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野外旅遊,真的要慎防蚊蟲叮咬!台中一名婦人結束離島旅遊後,便出現右邊腋下腫脹的症狀,一開始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天後卻開始頭痛、反覆發燒,送醫診斷後,才發現是恙蟲病作祟,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光田醫院感染科陳俊志醫師解釋,恙蟲病是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特有的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硬硬、有嚼勁的土司邊,是許多人的最愛,甚至特地買來當零食,小心吃多了,可能導致小中風!一名50歲麵包師傅因為捨不得浪費食材,把賣給早餐店剩下的吐司邊當成主食,三餐都吃土司邊,結果近幾年來,陸續發生3次小中風。就醫檢查發現,他的血壓、血脂檢查結果都正常,醫師懷疑,可能是長期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