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全球罹癌人數不斷增加,根據國際機構的預測指出,未來二十年,每年全球新增癌症人數,將會比現今多出百分之五十以上,隨著時間的演進,全球正醞釀一波新的癌症海嘯,反觀國內,若依照全球癌症新增人數的推測,很可能在二十年後,台灣每年就要增加十五萬人以上的罹癌人數,數字之大,令人驚訝。

 

然而,對於罹患癌症的原因,包括,不運動、肥胖、抽菸等等,都為民眾所熟悉,但事實上,即使民眾普遍了解癌症的事發原因,卻仍然漠然以對,導致許多統計數據,“台肥胖人超過三分之一”、“成年人脂肪肝比例超過半數”、“七成以上民眾,都未有運動習慣”、“數百萬人口罹患三高”等等,都顯得極為難看。

 

 

文章來源

這難看數據的背後,端看台灣目前每年新增癌症人數,正式突破十萬人大關,且數還正在持續攀升,但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型態,若持續性的偏差與不良,會有這些慘烈的數據,套句俗語來說,就是'用膝蓋想都想的到'。以下為國民健康署所列出的防癌十件事,若民眾全都踩到地雷,未來若不幸罹患癌症,其實不意外:

 

1.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使用菸草(煙草)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會致癌,與酒精類飲品並用時,更是加劇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中高達90%的比例有吸菸的習慣,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且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有22%的比例與菸害有關。而檳榔子(菁仔)亦屬於第一類致癌物,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在台灣,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除了菸和檳榔,實證顯示過度飲用各種酒精性飲料,如,紅酒、白酒、啤酒等都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亦有3.6%的比例與飲酒有關,過度的飲酒不僅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也會導致肥胖。(圖為台灣特有的檳榔西施)

 

2.維持健康體位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重和肥胖是僅次於菸害的最重要已知的可避免之致癌因子,體重過重容易增加罹患大腸、乳房、子宮內膜、胰臟、腎臟、胃、食道及其它部位的罹癌風險。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根據統計,肥胖者對停經後婦女發生乳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1.5倍;發生子宮內膜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發生胃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食道腺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腎細胞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

 

3.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以保持心臟健康、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但民眾更應知道,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

 

4.有計劃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研究顯示,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物有助於抵抗口腔、咽喉、食道、胃、大腸等部位的癌症,因為纖維素、維生素和其他有助於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的微量元素,可以使體內細胞得到保護,減少受到損害而變成癌細胞的機會。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牛、羊、豬等紅肉可以提供人體豐富的蛋白質、鐵和鋅,但攝取過多的紅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此外,也應該避免加工的肉品,如,火腿、培根和熱狗等,這些肉品多數都經過煙燻、醃製或是添加防腐劑的製程,含有會損害健康細胞的致癌物。關注微信“環太諮詢-大海旅遊人”

 

5.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並且減鹽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飲食中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而有助於預防癌症,因此應該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和醣類的食物,如,油炸品、含糖飲料、餅乾、起士、肥肉等。另外,攝取過多鹽份容易損害到胃的內壁而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及其它慢性病。

 

6.無需過度倚賴營養補充品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許多人有吃保健食品強健身體的迷思,但並沒有研究顯示服用營養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相對的,服用特定的補充品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

 

7.產婦盡量替寶寶哺乳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哺乳的好處多多,因為母乳含有寶寶前6個月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喝母乳長大的寶寶成年後也不容易有過度肥胖的問題。對媽媽而言,哺乳可以調整體內的荷爾蒙,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8.使用具實証可預防癌症之疫苗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約有超過50萬人死於原發性肝癌,而B、C型肝炎病毒為肝癌的首要危險因子。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此外,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會誘發子宮頸、生殖器等部位的癌症外,也會導致頭部、頸部等部位發生鱗狀細胞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9~12歲的青少女施打HPV疫苗,可預防約6至7成的子宮頸癌症發生。

 

9.定期接受篩檢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接受癌症篩檢也可以預防癌症,國民健康署補助之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篩檢,都是WHO建議可以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癌症。

 

10.癌症病患經過治療,更要注意防癌避免復發

最新避免癌症的十件大事,你一定要知道!

至於曾罹癌且經過治療的病人,更應該做到上述各點所述良好生活習慣,以維持健康,避免癌症復發,並改善癌症病患治療後的生活品質。

相關推薦

2020第二屆金線獎複賽,於7月5日晶鑽生醫潮間帶,圓滿落幕。此次活動由晶鑽生醫主辦,金線獎宗旨在於聚集線雕技術的前沿應用,提倡醫師在線雕應用方面的創新和推廣,共同交流進步,共同推動線雕技術的發展! 第二屆金線獎複賽評審,右起 楊弘旭院長、晶鑽生醫總經理謝佳憲、王篤行院長、曾文尚院長 / 照片晶鑽生...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越早下床越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7)日提出警訊,根據台灣生產事故救濟年報分析,國內2016年以來已經有14名孕產婦因為肺部靜脈栓塞喪命,還有3人致重殘,不少人都是長時間臥床後才一起身想上廁所就休克倒地。醫學會提醒,自然產建議...

閱讀詳情 »

每個寶寶一出生就會收到一本「兒童健康手冊」,裡面除了許多新生兒照護的衛教資訊外,還有一張黃卡摺頁記錄寶寶的疫苗接種狀況。沿用已久的兒童健康手冊於今 (2020) 年重新改版,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說明,新版兒童健康手冊特別新增「粉紅卡」提醒家長留意新生兒篩檢時程與幼兒定期塗氟資訊;此外原本「黃卡」關於預...

閱讀詳情 »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肢體顫抖、動作緩慢、步態不穩,這是一般人提起巴金森氏症的第一印象,但如果認為巴金森氏症的前兆,只有典型的運動功能障礙,當心錯失覺察良機!醫師提醒,不少人在出現手抖症狀之前,可能已有長期便秘、焦慮、失眠等非運動功能障礙的問題,也可能把肢體的僵硬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