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坐月子第一天不動恐要命!肺栓塞2年已奪10命 產後得盡早下床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越早下床越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7)日提出警訊,根據台灣生產事故救濟年報分析,國內2016年以來已經有14名孕產婦因為肺部靜脈栓塞喪命,還有3人致重殘,不少人都是長時間臥床後才一起身想上廁所就休克倒地。醫學會提醒,自然產建議6到8小時內、剖腹產則建議24小時內就要盡早下床。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以數字示警,光是去年跟前年就分別各有5個死亡案例發生,遠比前幾年來得高,而肺部靜脈栓塞也已經成為僅次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之外的第3大重要死亡原因,發生率千分之1、死亡率卻可高達30%。

上個月才生第二胎的李小姐,就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生產前為了給寶寶好的營養,體重一路飆升到112.5公斤,剖腹產後因為疼痛,第一天並沒有下床,心想等到傷口沒有這麼痛再下床,沒想到第二天在老公扶她上廁所時,正當要穿上褲子那一刻,一陣強烈頭暈襲來,2分鐘之後就整個人癱軟在地上,半個鐘頭內心跳就停止,還好醫師及時處理,這才撿回一命。

黃閔照說,李小姐的例子十分典型,發生肺部靜脈栓塞的孕產婦,多是產後第一次下床時,一起身末端血栓就往肺部、腦部跑,結果在床邊或廁所就倒地,甚至有一半到院前死亡,連急救都沒辦法急救。

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林芯伃說,懷孕期間血流較慢,加上傷口癒合過程,凝血功能會被活化,產生血栓風險為非懷孕期間的8到10倍,很多人都是快快樂樂來生產,沒想到卻發生嚴重意外,因此,所有媽媽都要認知到這樣的風險,只要是有病史、肥胖(孕前BMI大於25、孕後大於30)、超過35歲以上高齡產婦、人工生殖、多胞胎、抽菸以及安胎等長期臥床者,皆是高風險族群。

肺部栓塞可以預防!黃閔照強調,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正推動ROPE(Reduce Obstetric Pulmonary Embolism)救命繩計畫,發送「安產御守」小卡,提醒孕產婦打破坐月子不動的觀念,自然產建議6到8小時內、剖腹產建議24小時內就要盡早下床,即使因為剖腹傷口疼痛不便下床者,也要盡量勤翻身;高風險者也要穿著彈性襪,避免長時間不活動,才能減少血栓形成,造成不可回復性傷害。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只手抖!長期便秘、失眠、肢體僵硬 竟也是巴金森氏症前兆

要命腦動脈瘤95%無症狀! 三高患者高風險、健檢不可錯失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鈣質是維持骨骼發展的重要營養成分,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提醒,根據調查指出,國人鈣質普遍攝取不足,其實除了飲食失調外,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缺乏規律運動等因素都可能會讓鈣質悄悄流失喔!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逾8成國人都有鈣質攝取不足的問題!廖嘉音營養師提醒,長期缺鈣恐加速骨質疏鬆...

閱讀詳情 »

便便「嗯不出來」怎麼辦?改善孕期便祕有方法 文/Tiffany 採訪諮詢/台北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劉宥成 便便嗯不出來,相信是許多孕媽咪頭痛的問題。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宥成提到,不用過於擔心便祕問題,可先改變生活習慣,像是多喝水、多吃膳食纖維,若情況嚴重,醫師也會適時給予藥劑緩解。 &nb...

閱讀詳情 »

培養「孕」動習慣.好孕順產跟著來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愛群中西醫診所婦產科副院長吳劭穎.癒健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謝妮芸 運動對生理心理都大有幫助,對孕婦來說,荷爾蒙及胎兒生長所造成的生理變化都會造成身體負擔,透過適當的運動,能提升體能、強化肌力、降低妊娠併發症發生機會、幫助順產,好處多多。 &nb...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韓悅 編譯 購買防曬霜可能是一個很麻煩的過程。買SPF15還是SPF70?防曬噴霧還是乳液?廣譜的還是有趣的(比如變幹後會改變顏色的那種)?這裡有種方法,既可以保護你的皮膚,又可以幫你省錢:要知道不同的SPF並沒有那麼大的區別,關鍵是你如何使用它。 僅僅是個數位 SPF代表著防曬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