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坐月子第一天不動恐要命!肺栓塞2年已奪10命 產後得盡早下床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越早下床越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7)日提出警訊,根據台灣生產事故救濟年報分析,國內2016年以來已經有14名孕產婦因為肺部靜脈栓塞喪命,還有3人致重殘,不少人都是長時間臥床後才一起身想上廁所就休克倒地。醫學會提醒,自然產建議6到8小時內、剖腹產則建議24小時內就要盡早下床。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以數字示警,光是去年跟前年就分別各有5個死亡案例發生,遠比前幾年來得高,而肺部靜脈栓塞也已經成為僅次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之外的第3大重要死亡原因,發生率千分之1、死亡率卻可高達30%。

上個月才生第二胎的李小姐,就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生產前為了給寶寶好的營養,體重一路飆升到112.5公斤,剖腹產後因為疼痛,第一天並沒有下床,心想等到傷口沒有這麼痛再下床,沒想到第二天在老公扶她上廁所時,正當要穿上褲子那一刻,一陣強烈頭暈襲來,2分鐘之後就整個人癱軟在地上,半個鐘頭內心跳就停止,還好醫師及時處理,這才撿回一命。

黃閔照說,李小姐的例子十分典型,發生肺部靜脈栓塞的孕產婦,多是產後第一次下床時,一起身末端血栓就往肺部、腦部跑,結果在床邊或廁所就倒地,甚至有一半到院前死亡,連急救都沒辦法急救。

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林芯伃說,懷孕期間血流較慢,加上傷口癒合過程,凝血功能會被活化,產生血栓風險為非懷孕期間的8到10倍,很多人都是快快樂樂來生產,沒想到卻發生嚴重意外,因此,所有媽媽都要認知到這樣的風險,只要是有病史、肥胖(孕前BMI大於25、孕後大於30)、超過35歲以上高齡產婦、人工生殖、多胞胎、抽菸以及安胎等長期臥床者,皆是高風險族群。

肺部栓塞可以預防!黃閔照強調,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正推動ROPE(Reduce Obstetric Pulmonary Embolism)救命繩計畫,發送「安產御守」小卡,提醒孕產婦打破坐月子不動的觀念,自然產建議6到8小時內、剖腹產建議24小時內就要盡早下床,即使因為剖腹傷口疼痛不便下床者,也要盡量勤翻身;高風險者也要穿著彈性襪,避免長時間不活動,才能減少血栓形成,造成不可回復性傷害。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只手抖!長期便秘、失眠、肢體僵硬 竟也是巴金森氏症前兆

要命腦動脈瘤95%無症狀! 三高患者高風險、健檢不可錯失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採購露出曙光,國人也愈來愈期待能儘快打上疫苗。但眾所周知,即使是目前最厲害的疫苗也無法對全體施打者產生保護力,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屬於有效、還是無效的那一邊?清華大學醫工所教授鄭兆珉今天宣布與產學團隊成功研發新冠病毒抗體快篩試片,只要取一滴指尖血,15分鐘就能知...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春節返鄉和出遊總是大塞車,尤其今年因新冠肺炎無法出國,春節的人潮車潮預估會更多,常出現坐車內急只好憋尿的問題,另外春節親朋好友相聚,也時常因為打牌久坐憋尿。臺北榮總新竹分院家醫科指出,長時間憋尿造成尿液在膀胱停留時間過久,進而導致感染機率增加,特別是女性的尿道口離陰道及肛門相...

閱讀詳情 »

社區診所是接觸各式病患的第一線,是防疫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新竹市長林智堅今(18)日邀集診所醫師公會理事長們,與竹市431家基層診所、786位醫師共組「社區防疫陣線」,透過病患分流、雙向轉診、疑似個案即時通報專線等六大措施守護市民健康;林智堅市長也致贈基層診所隔離衣、面罩、N95口罩各1600份,...

閱讀詳情 »

記者黃信峯/嘉義報導 嘉義基督教醫院表示,有位患者龔女士長年受到吞嚥困難的困擾,固態食物一吃就會卡住,長期忍受只能吃流質食物的痛苦,體重也持續下降。過去雖被診斷食道弛緩不能卻受到過去治療的限制無法有效治療。經過本院使用經口內視鏡環肌切開術後,很快進食就像正常人一樣,體重也回復正常。 嘉基內視鏡室主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