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合歡山雪季高山症病號多 「雪季醫療站」全靠這群醫護在撐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假期即將到來,也是台灣最著名賞雪勝地合歡山的雪季登場,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每年當民眾在開心賞雪、玩雪的時候,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醫護人員在肩負「雪季醫療站」的重責大任,今年就由花蓮慈濟醫院與國軍花蓮總醫院、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門諾醫院,承擔起這項工作,從元旦到3月初都有醫療團隊駐點。

高山美景其實潛藏風險,過往經驗,合歡山在還沒有設置醫療站以前,幾乎每年遇到雪季,都會有遊客發生意外甚至是死亡的不幸事件。

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內科主任陳坤詮表示,「雪季醫療站」起源於1998年12月底,當時的花蓮慈院急診部應太魯閣國家管理處邀請,首度前進到合歡山莊進行假日雪地醫療,之後便在衛生局整合下,每年一到雪季,都會有醫療團隊駐點守護。

花蓮慈濟醫院投入雪季醫療已經十幾年,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說,這一次兩個月的雪季醫療期間,該院將會承擔5個梯次,每個梯次會有一名醫師、一名專科護理師、一名護理師與一名司機同行。

陳坤詮指出,除了不可預期的外傷病患,歷年經驗,在合歡山雪季醫療的診斷統計仍以高山症患者最多,由於高山氣壓變化與溫度寒冷的原因,可能會讓許多平常覺得自己身體沒問題的民眾,出現呼吸急促、脈搏加速、頭暈、頭痛、目眩、疲勞、步態不穩、噁心或嘔吐等高山症症狀。

其中又以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最為嚴重,醫師提醒,如果連躺著休息都會喘,或者出現意識不清、語無倫次的症狀,經緊急處置過後,可能就需要馬上下山到就近的醫院治療。

登山一定要量力而為!陳坤詮強調,高山、低溫的環境真的不是沒有體驗過的人想像的那麼簡單,而且不是做好保暖就不會出問題,就連許多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健康民眾,都有可能出現高山症等問題,如果自身有其他慢性疾病,要更注意自身安全,甚至出發前詢問醫師的建議。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突然咳嗽又喘全怪天氣忽冷忽熱? 他直到呼吸困難送醫才知麻煩大了

1個月連送3次急診! 她喘悶、血壓飆破200病因全在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本土COVID-19疫情延燒,台灣採購1000萬劑牛津AZ疫苗,但至今除了3月3日供貨的一批11.7萬劑,此後就沒有任何自購的AZ疫苗運抵台灣。今傳出,華航將自泰國曼谷運載新一批疫苗回台,數量可能是58萬至62萬劑。對此,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未鬆口,僅表示「疫苗進來就會跟大家報告,應該也很近了」...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31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個案分佈以台北市15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5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例本土病例(其中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9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

閱讀詳情 »

本土疫苗短缺,有媒體報導指稱疾病管制署造冊人數,超過編制內人數。對此,指揮中心回應說,為維持防疫體系運作,相關防疫人員與醫護人員均列為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的優先施打對象,包含第一類「維持醫療量能–醫事人員」及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其中第二類對象為「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