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合歡山雪季高山症病號多 「雪季醫療站」全靠這群醫護在撐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假期即將到來,也是台灣最著名賞雪勝地合歡山的雪季登場,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每年當民眾在開心賞雪、玩雪的時候,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醫護人員在肩負「雪季醫療站」的重責大任,今年就由花蓮慈濟醫院與國軍花蓮總醫院、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門諾醫院,承擔起這項工作,從元旦到3月初都有醫療團隊駐點。

高山美景其實潛藏風險,過往經驗,合歡山在還沒有設置醫療站以前,幾乎每年遇到雪季,都會有遊客發生意外甚至是死亡的不幸事件。

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內科主任陳坤詮表示,「雪季醫療站」起源於1998年12月底,當時的花蓮慈院急診部應太魯閣國家管理處邀請,首度前進到合歡山莊進行假日雪地醫療,之後便在衛生局整合下,每年一到雪季,都會有醫療團隊駐點守護。

花蓮慈濟醫院投入雪季醫療已經十幾年,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說,這一次兩個月的雪季醫療期間,該院將會承擔5個梯次,每個梯次會有一名醫師、一名專科護理師、一名護理師與一名司機同行。

陳坤詮指出,除了不可預期的外傷病患,歷年經驗,在合歡山雪季醫療的診斷統計仍以高山症患者最多,由於高山氣壓變化與溫度寒冷的原因,可能會讓許多平常覺得自己身體沒問題的民眾,出現呼吸急促、脈搏加速、頭暈、頭痛、目眩、疲勞、步態不穩、噁心或嘔吐等高山症症狀。

其中又以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最為嚴重,醫師提醒,如果連躺著休息都會喘,或者出現意識不清、語無倫次的症狀,經緊急處置過後,可能就需要馬上下山到就近的醫院治療。

登山一定要量力而為!陳坤詮強調,高山、低溫的環境真的不是沒有體驗過的人想像的那麼簡單,而且不是做好保暖就不會出問題,就連許多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健康民眾,都有可能出現高山症等問題,如果自身有其他慢性疾病,要更注意自身安全,甚至出發前詢問醫師的建議。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突然咳嗽又喘全怪天氣忽冷忽熱? 他直到呼吸困難送醫才知麻煩大了

1個月連送3次急診! 她喘悶、血壓飆破200病因全在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電子煙的危害,又有最新研究示警了。董氏基金會引用澳洲雪梨科技大學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指出,市售電子煙被檢測出1064種化學物質,其中就有多達164種為有毒化學物質,遠比2018年歐盟報告指出的電子煙含41種有毒化學物質的數量增加更多。 澳洲雪梨科技大學的這一份研究結果將...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多國已開始施打保護效力高的美國輝瑞藥廠(Pfizer)與德國BNT共同研發的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昨首度證實,我方向德國購買500萬劑BNT疫苗,都走到最後簽約階段,卻因中國介入生變,「有人就不希望台灣太高興」。路透社今報導指出,在陳時中抱怨疫苗採購受阻撓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中報導 胃癌病人開完刀,才是真正的挑戰開始!原來臨床統計發現,有高達9成的胃癌復發全集中發生在手術後的第三年,明顯一波高峰期,如何擺脫這「三年魔咒」威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表示,目前在亞洲最標準作法是胃癌手術後接受術後輔助性化療,吃滿一年口服療程,...

閱讀詳情 »

國光生物科技開發COVID-19(武漢肺炎)疫苗,不過進度不如預期,為因應病毒突變,國光生技今日宣布將發展次世代疫苗,並繼續推動執行完成國際COVID-19疫苗二、三期臨床試驗。國光生技是國內首家投入開發COVID-19疫苗的廠商,不過疫情經過疫苗,國光疫苗研發進度落後國內其他2家廠商,第一代疫苗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