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植物油更健康?高溫烹煮恐致癌!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植物油比豬油更健康,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部分植物油在經過高溫後,產生的有毒致癌物反而比豬油更多。

植物油更健康?高溫烹煮恐致癌!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導,德蒙特福德大學的生物分析化學教授馬丁·格魯特維爾德(Martin Grootveld)表示,英國一份普普通通的、由植物油烹飪而成的炸魚和薯條當中,所含有的致癌醛類化合物的含量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健康標準的100到200倍。但是如果換成黃油、橄欖油、豬油、或者椰子油,產生的醛類物質就大為減少,其中以椰子油產生的致癌醛類化合物最少。

其實除了這些之外,生活當中還潛藏著許多有致癌風險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剛剛公布的香腸、培根等加工紅肉製品就是其中一項。

生活中常見的五類致癌食物

1.油炸食物
食物經過高溫油炸之後,很容易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像是薯條、洋芋片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尤其容易產生大量的丙烯醯胺。丙烯醯胺已經證明確實有致癌的風險,同時也會對周邊神經系統造成損害,而導致記憶力減弱、四肢麻痺、產生幻覺的可能。

2.加工紅肉
培根、火腿、香腸、熱狗,及煙燻或鹽醃的肉類等加工肉品,在製作過程中常常添加亞硝酸鹽來防止食物腐敗。這種含亞硝酸鹽食物與含胺類食物合吃,在腸胃中容易產生亞硝胺致癌物質;除此之外,高溫油炸、煎、烤等,也會引起亞硝胺的生成。經過研究證實,亞硝胺確實有致癌的風險性,容易導致口腔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肺癌、乳癌及攝護腺癌等癌症的發生。

3.花生以及相關製品
五穀類農作物受到黃麴菌感染之後,會產生一種叫做黃麴毒素的強烈的致癌物質,會增加肝癌、胃癌、腎癌的風險。花生以及相關製品是最容易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另外像是穀類、堅果類、豆類以及豆類發酵製品也都有可能會殘留黃麴毒素。

4.烤肉
肉類經過高溫烹調之後就容易產生環式芳香胺,這是一種經過證實會導致腸癌、胃癌、攝護腺癌等癌症。特別是烤肉的燒焦部分的環式芳香胺含量特別高。

5.酒精飲料
酒精飲料已經被列為確定致癌物,飲酒過度容易導致口腔、食道、肝臟、乳房方面的癌症。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924-1.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2013國道馬拉松將於3月17日開跑,預計約有1萬2千名參賽者共襄盛舉!有鑑於近年曾出現民眾在路跑時發生嚴重猝死的不幸意外,因而在活動現場都會準備救護站、營養補給站;不過,台東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黃信揚醫師建議,如果能增加「血糖檢測站」,透過血糖測量,讓民眾在參賽前更能掌握身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從5歲開始「洗腎人生」的12歲女童蘇霈涵,比其他病友早一步的經歷,反而使她從小珍惜生命,到處旅行、寫生、參加第一屆「透析腹語天使選拔」獲得第一名,甚至小小年紀就辦畫展圓夢。因為接受機動性較高的居家腹膜透析治療,不同於傳統洗腎患者,霈涵得以與一般人一樣遊山玩水享受人生。霈涵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骨鬆患者服用雙磷酸鹽類引起下顎骨壞死,慘不忍睹,有如牙床土石流。在醫學中心服務的張耀仁醫師以生動筆觸來描述臨床藥害個案,讓他贏得了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這屆「藥健康徵好文」活動專業組的第一名。食藥局指出,此次「藥健康徵好文」主題為民眾的「藥」健康秘訣,及醫療人員提供「專業把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花蓮縣衛生局日前在慈濟技術學院國際會議廳舉辦「102年度花蓮縣減重GO健康」啟動記者會,由於連兩年榮獲全國集體減重最速達標的榮耀,花縣衛生局邀集各組織、社團代表及縣民,共同宣示今年「一萬公斤」的減重目標。花蓮縣長傅崐萁表示,為了展現花蓮縣民追求健康的具體決行與行動,特別邀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