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檢查看看,你的掌心或手指側面也會長出「西米露」嗎?這其實是大病的前兆,這真的不能輕忽啊!

檢查看看,你的掌心或手指側面也會長出「西米露」嗎?這其實是大病的前兆,這真的不能輕忽啊!

圖源

說實在的,沒有看這篇文,小編都不知道該改變自己的飲食了...前些天長出了幾顆在手上,還能擠出水來...!!分享給身邊的人看看吧!

汗皰疹是一種濕疹類的皮膚病,症狀為患者手或腳上長出小水皰。它是急性、難以根治的皮膚病,且容易反覆發作。汗皰疹好發於手指、手掌和腳底,忽然發病之時常伴隨著強烈的搔癢感,隨後小皰逐漸擴大、破皮,甚至苔癬化。在美國,汗皰疹的患病率約為5000分之一,但許多濕疹病例常被診斷為一般過敏性濕疹,未做更深入檢查,因此可能低估了汗皰疹的發生率。

汗皰疹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它極大可能與心理,環境因素等相關。人們由於心情憂鬱,以及接觸的外部環境可能誘發汗皰疹。汗皰疹發作時候,發病部位感覺得很不舒適,發病部位會出現小紅點,可能會伴有瘙癢,皮膚脫落等症狀。

汗皰疹目前尚無藥物治療,所以只能採取緩和措施,待其慢慢好轉。汗皰疹可能持續一個發病期,又或者很多個發病期。你要注意經常多洗手,洗完手之後記得擦護手霜,保持手部不要有那種乾燥的感覺。但是要注意,汗皰疹發作時候不可以用激素類藥物,不然可能會致使發病部位更加嚴重。

 

 

檢查看看,你的掌心或手指側面也會長出「西米露」嗎?這其實是大病的前兆,這真的不能輕忽啊!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台灣屬海島型氣候,環境偏濕熱,因此每逢梅雨季、夏季時,許多人手指容易長出一串或是一群外型像是「西米露」的小水泡,又紅又癢。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林欣瑩指出,手指的小水泡為「汗皰疹」,為體內累積較多風、溼,無法排出停留在皮膚表面而形成是生活型態的警示燈,若置之不理身體機能會出問題。
新聞連結

------------------------------------------

醫師就說明,冷飲與過量的生冷瓜果(西瓜、瓜類、火龍果、鳳梨等),容易造成運化溼氣重要環節的脾胃機能損傷,
導致溼邪留滯體內。
再加上民眾喜歡食用烤炸類、油膩、甜膩的食物菸酒,使「溼」與「熱」合而為一。
又因為壓力大、熬夜睡眠不足,使身體循環代謝不順暢,溼熱即留在體內排不出來。

不管是會痛還是會癢,又或者是沒感覺,
若注意到手指側邊有這樣的情況,
中醫師提出4點改善方法供大家參考:
1.飲食方面:少冰飲、生冷瓜果、刺激性食物(烤炸辣)、油膩、甜膩的食物(蛋糕、巧克力、堅果、高熱量食物)及菸酒。
2.生活作息:作息規律、睡眠充足避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愉快可降低發作率。
3.運動習慣:規律運動習慣,促進排汗、排毒。
4.肌膚保養:保持手腳乾燥、涼爽,少碰水或刺激性化妝品、清潔劑。

 

希望大家手上都不要長出這種「西米露」!!

 

小編整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發展,全球超過兩百個國家地區受到影響,花蓮慈濟醫院除了堅守防疫前線崗位,同時也響應慈濟基金會募心募愛行動,由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帶領同仁與志工共同為全球民眾祈福。林欣榮院長表示,不知道疫情會到甚麼時候,但希望能藉由募集大家的善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與症狀表現不斷變化,一直都是所有人關注焦點,今(18)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在20至29歲族群最多,即便無症狀平均也要18天才能檢不出病毒,並且新冠病毒症狀多樣化,讓通報條件不斷放寬,目前只要臨床醫生懷疑,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的孩子也常常發脾氣或哭鬧嗎,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忽略的孩子的正向情緒,根據《真實的快樂》一書指出,正向情緒是培養出來的,且能幫助我們成長,宛如霓虹燈一樣,能標示一個贏的情境給孩子與父母,不像負面情緒使我們身體資源都集中到打退逼近的威脅,甚至童年累積的正向情緒資源,可能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憂鬱症會造成認知、注意、記憶、情緒等障礙,進而影響進食、睡眠,甚至性功能障礙,根據《情感究竟是什麼》一書指出,尤其具有高度不安傾向的人,會對內在感覺的預測訊號有較強的自覺;作者乾敏郎表示,不安傾向較高的人所產生對身體狀態抱持的信念,也就是預測訊號會比身體實際狀況還要高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