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排便幾次才健康?最少一天一次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調查統計,台灣有將近三成的年輕人有便秘或腹瀉的問題。長期有便秘問題,不僅會導致腸道壞菌的增加,還會使糞便的毒素再次被人體所吸收,這樣不但會增加腸道、肝臟以及腎臟的負擔,還會導致大腸內會長出息肉,提高大腸癌的風險。

每天排便幾次才健康?最少一天一次

不過到底多久排便一次才算正常呢?其實在最理想的狀態,是每天排三次,也就是昨天早上吃進去的食物,今天早上就被排出身體。如果保持一天三次的排便節奏的話,這樣就能確保吃進去的食物殘渣跟毒素,不會再次回收到肝臟,避免增加腸道以及肝臟的負擔。

如果無法一天排便三次的話,至少也要養成每天都排便的習慣,使排便習慣變成一種每天自然而然的生理反應。至於應該怎麼做才能養成固定的排便習慣呢?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六招幫你養成固定排便好習慣

1.每天固定時間上廁所
固定排便時間,是保持腸道健康的第一步。最佳排便時間,是早上。

2.中醫按摩來幫忙
晚上睡覺前,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對於排便也會很有幫助。

3.每週至少運動三次
排便是通過腸道蠕動來完成的,如果身體活動力不足,腸道蠕動力就會降低。特別是腹肌無力時,就容易發生便秘。所以加強腹肌鍛煉非常重要,有利於促進腸胃蠕動功能,同時還要盡量避免久坐。

4.多吃蔬果
可以使糞便的體積、重量增加,並且刺激腸道的蠕動,又因為含有水分,會使糞便軟化,有利於排便順暢。所以蔬菜、水果、全穀物跟粗糧要多吃。

5.每天喝2000c.c.的水
雖然補充大量纖維有助於排便,但如果沒有配合適當的水分,也無助於排便。這是因為膳食纖維會吸附水分,因此若是飲水不足的話,也會使得糞便變得又乾又硬,同樣會增加排便的困難,因此建議每天至少補充2000c.c.的水分。並且最好能在起床後就先喝500c.c.左右的常溫水,更可以提升軟化糞便的效果。

6.補充益生菌跟水果酵素
益生菌跟水果酵素可以幫助維持腸道正常菌叢,清除會產生毒素的有害菌,並幫助腸道將毒素排出體外。除此之外,促使腸道蠕動,使腸道恢復正常運作能力,從根本改善便秘問題。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923-1.html

相關推薦

【睡不好對肌膚的五大危害】 危害1 :肌膚乾燥缺水。導致乾燥、脫屑甚至細紋等狀況出現 危害2 :局部色素沉積。導致面部色斑的生成 危害3 :油脂分泌過量。新陳代謝發生變化甚至紊亂 危害4 :肌膚粗糙老化。皮膚缺乏營養而迅速衰老 危害5 :膚色黯沉無光。使皮膚變得晦暗或顯得蒼白 ...

閱讀詳情 »

【健康小知識】眼部六大重要穴點 攢竹穴:明目醒腦,改善頭痛、頭暈、眼瞼跳動的不適感。 睛明穴:降低眼壓、消除疲勞。 魚腰穴:改善疲勞與頭痛。 絲竹空穴:明目止痛。 瞳子膠穴:改善眼周迴圈,消除疲勞,延緩眼瞼皮膚下垂。 承泣穴:散風清熱,改善眼睛紅痛。 ...

閱讀詳情 »

1、都說“對症下藥”,如何判斷肌膚曬後受傷的程度? 曬後往往有以下幾種程度的肌膚傷害: ★ 輕微發紅-輕微曬傷,立即用化妝水棉片進行敷面。不斷地替換化妝棉,直到肌膚感到冰涼為止。以臉頰、鼻子等泛紅的部位為中心,耐心地仔細冰敷。敷面後以潤膚露進行保濕,並依據肌膚的狀況塗抹乳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