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日1分鐘肌肉伸展 輕鬆緩解下背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許多民眾都有下背痛的困擾,平時不打緊,一旦痛起來可真是要人命!醫師指出,其實只要透過六招基本伸展治療,就可以減輕下背疼痛的困擾。今年45歲的陳太太,為了要準備出國旅行的行李,打算拿出放在櫃子上方的行李箱,沒想到才踮著腳一抬手,右下腰就有如電擊般,立即僵在那裏,最後只能取消出國行程,經醫師檢查是腰部肌肉勞損,所幸經肌肉伸展治療後,症狀已獲改善。

榮新診所疼痛控制科主任胡新實醫師表示,下背痛又稱「腰痛」,大約有超過80%的人都有過類似經驗。只是有些人可能只感覺到些許疼痛,休息幾天就沒事了;有些人卻可能隨時隨地都不舒服,不論是站著、坐著、躺著都會痛,甚至會造成行動不便而影響生活。

胡新實醫師指出,嚴格來說,下背痛其實只是一種症狀,引起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大致上可分成三大類,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因「脊柱四週的軟組織病變〈主要是支配各種動作的肌肉〉所引起的下背痛」,佔所有直接原因的8成以上;而因「脊柱病變引起的下背痛」則約莫佔了10%,包括椎間盤突出症、脊椎退化性關節炎〈俗稱「骨刺」〉、僵直性脊椎炎等;另外還有像是脊柱、脊隨腫瘤、月經異常、懷孕、腹腔內血管疾病和情緒問題等,也都會造成下背疼痛。

不過,雖然大部分慢性下背痛都是由肌肉問題引起的,少部分才是神經性問題,但若不積極治療,可能就會造成骨架變化,形成骨刺壓迫神經,甚至會合併神經病變的問題。

胡新實醫師說明,下背痛大多是不良姿勢維持太久或使力不當所造成,導致支撐腰背部份的肌肉被過度使用而造成「肌肉疲勞」,並使這些肌肉的筋膜縮短,同時產生「激痛點」,若持續使用這些肌肉,就會因刺激到這些「激痛點」而感到疼痛。常見的下背痛族群有開車族、內勤久坐人員、還有喜歡長時間賴在沙發上看電視或睡覺的人。

如何治療或改善下背疼痛?胡新實醫師說,治療下背痛有許多方法,想要治癒且無副作用的話,肌肉伸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前彎、後仰、左右側彎以及左右轉的方式進行肌肉伸展,每個動作持續一分鐘,每天3次。一般來說,若是因肌肉問題所引起的下背痛,只要經過每日肌肉伸展後,都能獲得改善,像是案例中的陳太太,就因此改善下背疼痛的問題。

胡新實醫師提醒,慢性下背痛經治療後若能痊癒,就需特別注意平時的姿勢。不當的姿勢或長時間固定同一姿勢,都會造成肌肉疲乏,再度引起疼痛,因此保持身體的活動是避免慢性下背痛的不二法門。胡醫師也建議民眾,倘若下背痛持續一段時間仍沒好轉,就應趕緊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9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一名五十歲男子,因為經常眼睛都張不開,而且出現呼吸會喘的情形,就醫後被診斷為罹患肌無力症;醫師提醒,肌無力症嚴重時會影響呼吸,甚至會因此而有致死之虞,不得不慎!收治該名男子的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吳亞縈醫師表示,肌無力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體內製造出不正常的抗體,如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4歲小弟弟有間斷性血便的現象,且長達四個多月,但因無任何腹痛等症狀,家長也沒注意到,因而遲遲未就醫,直到症狀嚴重到解便時出現大量血,才緊急帶其就醫治療;醫師診斷發現患者有一顆六公分的大腸息肉,安排內視鏡切除後再檢查,確診為良性的幼年型息肉所導致。臨床上,幼年型息肉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48歲的吳女士,2007年4月因左側乳癌接受手術切除,並接受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之後陸續追蹤檢查,並未發現癌症轉移情形。沒想到同年10月,吳女士便開始出現全身疼痛無力的狀況,經醫師診斷為肌纖維痛症(fibromyalgia),也就是所謂的「公主病」,她曾服用過止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宣布,含氯黴素(chloramphenicol)成分口服劑型抗生素藥品,經專家委員會討論評估,具有骨髓抑制風險,已立即下市並廢止藥品許可證。該署指出,目前國內已有其他安全性較高的藥品取代,對於嚴重感染的病人,也有針劑劑型的藥品可供使用。(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