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民眾喜歡往大醫院跑 聽外傷醫學會理事長怎麼說!

民眾喜歡往大醫院跑 聽外傷醫學會理事長怎麼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民眾生病,無論是小病、大病,都習慣去大醫院、醫學中心,因此造成大醫院、醫學中心人潮爆滿,真正急、種症患者反而遭到排擠。針對這種現象,醫界、健保署等,都在苦思對策,希望加強醫療分流,進而解決這樣的問題。

健保署 努力推動醫療分級
中央健康保險署在2017年4月15日宣布部分負擔費用,未經轉診或屬於輕症的急診患者若至醫學中心看診,部分負擔費用將分別調整新台幣60元、100元。但如果是由基層診所、小型醫院轉診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患者部分負擔可減少新台幣40元。此外,健保署也在努力推行「厝邊好醫師、社區好醫院」雙向轉診制度。

對於中央健保署這一連串政策,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表示肯定,不過簡立建醫師認為,當民眾出現一些狀況時,有時基層醫療院所無法應付這些狀況,民眾因而就往大醫院跑,因此要推行醫療分流,重點在於強化基層醫療實力、強化民眾對基層醫療的信心。

強化基層醫療實力 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簡立建理事長以外傷治療為例,他說,在美國,當出現中、大型外傷時,區域醫院就有能力可以進行處置,爭取黃金搶救時間,但在台灣,可能需要至醫學中心等級醫院才有辦法處理,若能強化基層醫療實力,便可幫助分散醫學中心、大醫院患者人潮。

簡立建理事長強調,如果沒有強化基層醫療實力、強化民眾對基層醫療的信心,只將重點放在推動雙向轉診制度,到頭來,可能只是增加患者就診次數、頻率,民眾還是繼續往大醫院跑,對改善大醫院擁塞現象幫助不大。

台灣外傷醫學會 努力提升台灣外傷醫療實力
另外,簡立建醫師也希望透過台灣外傷醫學會的力量,逐步提升台灣外傷醫療實力,讓政府更重視外傷醫療這領域。

目前台灣一級外傷醫療中心的能力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的一級外傷醫療中心並駕齊驅,但第二、三級外傷醫療中心則有落差。簡立建理事長期望台灣第二、三級外傷醫療中心實力也可以與美國第二、三級外傷醫療中心平起平坐。並希望可以提升基層醫療院所外傷處理的能力,這樣即使在偏遠地方,外傷患者也能即時獲得救治,以挽回寶貴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2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家長跟孩子長時間無法外出,待在家裡大眼瞪小眼,想花錢送孩子去安親班或才藝班都無法去,父母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其實有個已經有大量科學研究證實對孩子有多方面益處,且不用多花錢的活動卻又常被遺忘的,那就是「親子共讀」,其除了提升孩子發展能力、增進彼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多年來台灣透析(洗腎)病人的發生率與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全國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也是逐年攀升,隨之而來的併發症,不僅深深地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亦會增加病人的罹病率與死亡率,其中高血磷及營養不良對病人病程有十分顯著的影響。而日常飲食的控管嚴謹與否,更是影響慢性腎臟病惡化的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45歲以上的年齡族群,無論男女,皆有超過 50%以上都有過重、甚至是肥胖的問題。對於愛美人士而言,肥胖帶來直接最大的影響無非就是外觀上的影響,導致穿衣服風格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一名男子在春節前嚴重腹瀉長達5天,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就醫並因急性腸胃炎住院。住院時左眼突然看不到,右眼卻看的清清楚楚。眼科醫師緊急會診檢查發現他左眼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為「眼中風」,原本1.0的視力幾近於零,緊急進行高壓氧治療,1小時後恢復部份視力。醫師指出,因當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