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泌尿道結石好發季 夏天患者增1倍

泌尿道結石好發季 夏天患者增1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炎炎夏天容易流汗,記得多喝水,以免泌尿道結石痛不欲生!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夏天是泌尿道結石的好發季節,患者較冬天多出一倍以上,主因都是汗流太多、水又喝太少,尤其中老年族群需要特別留意,建議每天至少喝水2000cc以上,並注意排尿量多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李永樹指出,泌尿道結石是台灣夏天常見的疾病之一。由於天氣炎熱,人體容易過度流汗,導致經過腎臟的水分減少,尿液也隨之減少,造成身體代謝物,如結晶物質沒有辦法藉由尿液排出體外,容易沉澱在腎臟裡,就會造成結石。

李永樹表示,泌尿道結石的症狀,包括腰部、下腹部劇烈疼痛,俗稱腎絞痛,會出現頻尿、血尿、小便疼痛或困難,甚至噁心、嘔吐、以及發燒等,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5年內會復發;若併發尿路感染、尿路阻塞、腎功能損害等,恐引發敗血症、休克致死。

至於要如何避免泌尿道結石?李永樹建議民眾,一天至少攝取2000cc以上的水分,並注意排出的尿量至少為1500cc,一次的尿量應為300至400cc,約是膀胱很脹時排出的尿量,另外,運動會加速排汗,更不能忽略水分補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26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2020進入下半年,新冠肺炎於全球興起大浪尚未平息,數位化嶄新浪潮接踵而至。數位科技顛覆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在醫療方面,健康大數據、互聯網、AI和5G結合醫療,逐漸走向數位健康未來願景。疫情讓世界看到台灣值得驕傲的臨床醫療以及公衛水準。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社團法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蔓延,各國都在尋找有效藥物。如今台北榮總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抗第六介白質(IL-6)藥物,成功搶救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目前這項項藥物,也列入指揮中心最新版的治療指引中。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表示,抗IL-6抑制劑有助改善細胞激素反應,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68歲林先生總是小腹便便,與一般人相當不同,總是沒有想要小便的感覺,但老是不自覺漏尿,導致生活很多困擾。就醫檢查發現膀胱充滿尿液,同時血糖、肝臟、腎臟、攝護腺全部異常,立刻協助解尿竟排出2公升的尿液,假使病況持續未改善,恐怕導致腎衰竭,必須終身洗腎的後果。 書田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表示,考量國內檢驗量能,及民眾因緊急情況、工作等因素,已於5月29日放寬自費檢驗適用對象,有檢驗需求者可至指定院所進行自費檢驗,以取得相關檢驗證明文件。另基於人道考量,並依國內疫情現況及風險評估,今日宣布放寬居家隔離/檢疫者。申請人需配合填寫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