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注意!刷牙出血 可能血小板異常

注意!刷牙出血 可能血小板異常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42歲女性病患,有一天口腔內刷牙時牙齦出血,口腔黏膜也出血,同時全身的軀體及四肢皮下出現紫斑、瘀青及點狀出血,驚慌趕至急診就診,經抽血檢查,血小板只有3,000/ml(正常為150,000-400,000/ml),住院檢查後,結果為血小板之母細胞-巨核細胞數目稍有增加一些而已,其餘白血球及紅血球之母細胞系列皆為正常,診斷為原發性(特發性或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三天後,血小板仍只有8,000左右,因此再加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每公斤給予400毫克至1000毫克)兩天,隔日血小板升至八萬,一星期升至15萬正常值,病人皮膚不再出血,口腔也不再流血,身體恢復正常而出院。

血小板小於2萬 血管承受壓力易出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治宇說, 血小板正常為15萬-40萬/每毫升,如同沙子一樣具有止血作用,當血小板小於2萬時,血管承受壓力下很容易出血,在外科手術或拔牙時至少需要8萬以上,否則手術後傷口會繼續出血,肝硬化的病人,因肝臟機能亢進,血小板在脾臟內破壞很多,導致血小板減少,若需要拔牙或開刀,必須輸注血小板提升至8萬以上。

李治宇醫師表示,有時遇到血小板數目正常或甚至更高者至60~70萬,但拔牙時仍出血不止,原來是血小板功能不正常,無法止血,如老年人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骨髓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真性紅血球增多症等,及另類的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77歲的黃太太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1年前健康檢查發現2公分肝癌,因年紀大、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評估手術風險過大,經治療團隊評估,使用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後,腫瘤完全治癒,過程中也沒有副作用,治療後維持很好生活品質。 影像導引、呼吸調控 追蹤腫瘤 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免疫系統疾病在台灣一直是相當盛行的疾病,影響範圍從年輕人到老人皆有,輕者口乾、眼乾,重者心、腎皆有疾病,恐危及生命,大多數病人發病之後,以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控制的狀況下,症狀皆維持在輕到中程度,大部分可見乾燥、疼痛、眩暈等不一的症狀。 關節腫痛、血小板過低、肝炎 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20多歲,體重近110公斤的洪姓壯男數天前覺得肚臍痛,當時不予以理會,結果2天後發現右下腹劇痛,並且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緊急送醫,醫師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立刻安排腹腔鏡手術,現已康復出院。 右下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外科主任李博彰表示,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