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臉色暗沉或經常打呼表示「這種病」在你身體裡蠢蠢欲動!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這些症狀!

注意!臉色暗沉或經常打呼表示「這種病」在你身體裡蠢蠢欲動!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這些症狀!

(圖片翻攝自中國網IDO

 

2型糖尿病多在30~45歲發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目前這種疾病病發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症狀我們都知道,就是:多飲、多食、多尿,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但是最近外國學者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在早期也有些明顯變化,如果你最近也出現了這些現象,可能就需要檢查血糖是否有問題了:

 

1、皮膚變化

通常血糖過高或糖尿病早期信號包括:脖子後面、肘部以及關節部位的皮膚驟然變暗沉、發皺,通常背面的脖子,肘部,或關節。雖然由於遺傳或激素異常導致的疾病——黑棘皮症,也會引起皮膚變化。不過有經驗的醫生在瞭解到這種變化後,會讓病人先做血糖測試。高胰島素水準促進皮膚細胞的生長,和黑色素增多,這些增多的細胞色素使皮膚暗沉。一般通過檢測可能是病人已經患有糖尿病,但更有可能的是,檢測出病人血糖水準偏高但未到糖尿病階段,此時可以建議病人如何預防,防止進一步發展。

 

2、視力改善

如果以前是近視的你,近期視力突然變好,這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視力變化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視力可以改變為更好或更糟。有些醫生說,他們的病人在血糖升高時,視力明顯變好了,尤其在開始治療糖尿病以後,有些人甚至可以不需要帶近視鏡了。因為糖尿病會導致體內液體水準轉變,導致視力不穩定。

 

3、皮膚發癢

皮膚發癢乾燥,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找皮膚科醫生問診麼?不僅僅是這樣的。糖尿病影響血液迴圈,從而導致皮膚乾燥、發癢。很多糖尿病患者,會手腳和小腿發癢。建議:如果遇到皮膚乾燥發癢狀況,經常使用皮膚保濕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你需要重視起來,適時找內分泌科醫生瞭解下你的血糖。

 

4、聽力下降

以前你的聽力特別好,但是近期發現需要增大電視音量或是與別人通話時需要人們重複告訴你。你可能要聯繫醫生做血糖測試。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聽力損失可能是早期糖尿病症狀:那些患者高於正常血糖不但是滿足糖尿病的標準,有30%的幾率導致聽力損傷。研究人員認為,糖尿病損害內耳的血管和神經,導致低聽力。

 

5、打鼾

大約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呼吸紊亂。如果你夜晚睡覺打鼾聲音過大,白天嗜睡,那麼抽時間檢測你的血糖水準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最近加拿大的一項研究顯示,23%的糖尿病患者診斷為輕度或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但兩種疾病之間有一個重要的相關環節:睡眠呼吸障礙患者會在睡眠時釋放壓力激素,進而提高血液中血糖水準。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萬芳醫院副院長施俊哲醫師。(圖/萬芳醫院提供) 優傳媒採訪中心/綜合報導70歲林先生平日生活正常,無三高疾病,上個月中在家吃過早餐後,突然感到胸背部劇烈疼痛,坐立難安,家人緊急送至急診就醫,經過胸部X光、心電圖及電腦斷層一連串檢查,確認病人是高度危險的心血管急症主動脈剝離,立即安排緊急手術...

閱讀詳情 »

帶嬰兒打預防針時,常見醫師都會把寶寶的雙腳彎起來往左右兩側下壓,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這其實是為了檢查寶寶的髖關節發育是否正常!吳醫師補充,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極容易被忽略;若能及時診斷並加以治療,方能免除日後寶寶不良於行的病痛與後遺症喔!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指...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久坐就像抽菸一樣,是慢性的自殺。許多辦公室已經裝設可以站著工作,也可以坐著工作的辦公桌,鼓勵人們站著工作,科學家也開始研究到底站著從事靜態類的文書工作,對身體有多大益處。 結果他們發現,真正對身體最好的,是工作時有時站著、有時坐著。這樣不僅會提高工作效能,也會改善身體痠...

閱讀詳情 »

▲空汙不只來自大環境,住家微環境也得留意。(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空汙PM2.5有害人體,國衛院今(16)日公布最新一項與環保署等單位合作的微環境PM2.5監測報告,首度將包括寺廟、餐廳、烹飪、燒香等國內特有的空汙排放源納入監測,結果發現,老人族群的每日PM...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