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濕熱氣候過敏易發作 「發物」應避免食用

濕熱氣候過敏易發作 「發物」應避免食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夏日的濕熱氣候,讓過敏體質的張小姐一起床就打噴嚏、流鼻水,伴隨著身體各處冒出風疹,突起的疹子不但愈抓愈癢,還造成身上傷痕累累。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廖振羽表示,在季節交替時,過敏體質的人應避免食用「發物」,例如甲殼海鮮、熱性水果、酒精飲料等。若能搭配茶飲和穴位按摩,則可進一步發揮預防效果。

廖振羽指出,一大早打噴嚏、流鼻水是屬於鼻過敏症狀,這類病患常出現呼吸道過敏情況,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同時也容易併發皮膚過敏問題,如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一旦接觸到中醫所謂的「發物」,更容易誘發皮膚過敏。發物指的是,容易引起上火、過敏,或令舊疾復發、新病加重的食物。包括甲殼類海鮮如蝦和蟹,熱性水果如芒果、荔枝、榴槤、櫻桃,堅果類如花生、巧克力,和香菇、南瓜、茄子、大蒜、酒精性飲料等。

值得留意的是,由飲食誘發的急性皮膚過敏,常常讓人搔癢難耐,但提醒民眾,應該盡量避免搔抓,防止造成傷口,否則可能使搔癢感更嚴重,導致皮膚過敏範圍加大,並增加痊癒難度。廖振羽提醒,若皮膚過敏發作時,可採取局部冰敷降低搔癢感,同時洗澡時水溫也不宜過高,並避免到悶熱場所。若皮膚過敏症狀持續過久,或同時誘發氣喘,引起呼吸道腫脹,造成呼吸困難時,最好立即就醫。

為了預防飲食誘發皮膚過敏,廖振羽建議可搭配中藥茶飲和穴位按摩,減輕搔癢症狀。茶飲可用中藥3g防風、2g連翹、6g麥門冬、2g大黃和6g甘草,放入500到800cc的水,煮沸後再放入2g薄荷,再用小火煮3到5分鐘,過濾藥渣後,放涼即可飲用,若是容易腹瀉的民眾,可將大黃的劑量由2g減為1g。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4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視在台灣的盛行率越來越高,不僅小學生近視比例超過五成,國中生更有八成近視,尤其隨著眼球壁越薄,越容易退化,導致誘發周邊格子狀視網膜變性等病理性或退化性的病變,甚至視網膜剝離,但其實戴眼鏡並不可怕,可怕是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所併發的眼疾,可能因此埋下無法回復視力損傷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國立宜蘭大學生物化學教授林佳靜發現母親罹患巴金森氏症,因此開啟「CD34活性蛋白」之研究之路,並想到「可透過將幹細胞生長因子,透過口服食品來刺激幹細胞增生,以改善病情」。她花了8年做300人的臨床試驗,以證明口服的效果是正面的,雖時間需要3至6個月,但平價與便利性,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人口老化速度為世界第1,因應2025年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樂齡網」與「醫聯網」日前簽訂策略聯盟,攜手一同提供高齡者在健康檢查、醫療諮詢、照護人力與照護用品等全方位服務,為雙方顧客創造更加全面的價值體現。 2大銀髮族企業 攜手打造樂齡生活服務 樂齡網為全台第1家以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從涼被到冬被,人們對被毯的需求始終不減,而不同被毯材質的保暖效果也略有差異,因此多數民眾在購買前也會先上網搜尋請益,以期買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被子毯子。而冬季連日到訪的冷氣團,也吹起民眾一陣購買暖被的需求。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