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濾紙血片可篩檢黏多醣寶寶 研究登國際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黏多醣症寶寶出生時與一般胎兒無異,直到隨著年紀增長出現臉部多毛濃眉、關節變形、聽力障礙、大舌頭等症狀時才被診斷出,且多數病童很小就病逝。馬偕醫院使用濾紙血片及酵素活性螢光定量分析法,進行大規模第一型黏多醣症篩檢,能在患者未發病前即檢出,大幅提升治療成功率。此研究成果也刊登於最新一期國際罕病權威醫學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OJRD》。

馬偕醫院研究團隊由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資深主治醫師林翔宇、醫學研究部副研究員莊志光,以及檢驗醫學部技術主任王敦仁組成。2008年開始針對台北、淡水、新竹及台東4個院區的新生兒,進行「第一型黏多醣症新生兒篩檢先驅計畫」,4年半來,共篩檢3萬5285名新生兒,透過使用濾紙血片及酵素活性螢光定量分析法,進行第一型黏多醣症篩檢,結果成功在患者未發病前,診斷出2名新生兒患者。

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指出,過去國內黏多醣症發生率已知約5萬分之1,但根據此次先驅計畫成果,國內第一型黏多醣症發生率估計約為1萬8千分之1,顯示國內黏多醣症發生率可能被低估。

林炫沛表示,黏多醣症患者出生時並無異樣,突顯早期診斷的重要性,藉由簡便且經濟實惠的濾紙血片篩檢方式,可在新生兒時期即檢出白血球酵素活性缺乏,再以基因突變分析,可證實罹患第一型黏多醣症,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成效,並可進行遺傳諮詢,協助病兒家庭擺脫遺傳疾病宿命。

林炫沛強調,確診的2名第一型黏多醣症病兒,需每3個月追蹤檢查,並由家長協助日常觀察病兒是否出現生長異常、頭顱變大等跡象,以利於病情發展第一時間主動介入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1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俗話說「頭髮是男人的青春」,禿頭似乎意味著不再年輕。但以往中老年人才會有的掉髮症狀,現在卻發生在不到18歲的高中生身上?!醫師表示,隨著社會進步,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掉髮人數明顯增加,但禿頭年齡層卻逐年下降,甚至連不滿18歲的高中生也因為升學壓力而面臨禿頭危機。植髮專家林煥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關節退化主要與年紀息息相關,因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等長期使用,造成損傷,進而就會影響關節的穩定性;嘉義基督教醫院骨科醫師江振豪指出,這時若不穩定性增加,甚至過多的磨損堆積在關節,不但會引起發炎,甚至加速退化。通常關節退化的症狀,初期多以疼痛為主,到末期關節會無法使力,甚至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糯米做成的食物雖然美味,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食用,若不小心,恐造成食積,促使消化不良等症狀;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陳瑩陵指出,包括麻糬、年糕、粽子等,都屬於不容易消化的糯米食物,腸胃不好的人應該減少食用。尤其肚子容易脹氣、十二指腸潰瘍、胃食道逆流等都屬於誘發腸胃症狀的高危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50歲的陳老師是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罹病長達27年,期間服用類固醇藥物治療20多年,卻造成身體腫脹、皮膚多處紅斑等副作用,腳踝也變形不能穿高跟鞋;3年前,改用生物製劑治療,目前情況好轉如獲新生。醫師表示,目前國內有6種生物製劑,不過健保標準嚴苛,僅給付1%的患者,自費1年則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