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為何游泳比賽黑人這麼少?真相超驚人!

少能看到某個黑人選手一統天下的。這裡面的奧秘到底在什麼地方?有人說黑人的身體素質天生就不適合游泳,但事實證明,這不是主要原因。貧窮的現狀、種族歧視等等這些社會問題,才是黑不選擇游泳運動的根源所在..

為何游泳比賽黑人這麼少?真相超驚人!

翻拍zimbio
科學解釋:黑人身體素質「先天不足」?

黑人選手76奧運才有身影 美國隊21世紀才有黑人泳將

雖然早在1904年第三屆奧運會行,就出現了黑人運動員,但對於游泳項目來說,出現黑人選手的身影卻極為罕見。黑人選手主要來自非洲,但非洲自1908年首次參加奧運會,一直到今天,他們的主要項目都集中在中長跑項目當中,幾乎沒有哪個非洲國家報名參加游泳項目。像2000年奧運會,幾內亞選手埃裡克-莫桑巴巴得以參加奧運,憑藉的就是外卡身份。而關於黑人遊泳運動員,有資料的記載是在1976年奧運會,荷蘭黑人選手布里吉塔,他不僅參加了比賽,還贏得了100米和200米自由泳的兩枚銅牌。布里吉塔也是那屆奧運會上唯一一位參加游泳的黑人選手。 隨後幾屆奧運會的游泳比賽,每一屆參賽的黑人選手都在三人以內,到2000年非洲只有來自幾內亞的莫桑巴巴一人參賽。08奧運會,有莫桑巴尼,尼倫達等四名黑人遊泳選手。本屆倫敦奧運會,也有四名黑人遊泳選手參賽,其中有兩名來自美國。值得一提的是,游泳超級強國美國隊,直到2000年才有了第一位黑人遊泳選手,安東尼‧艾爾文。四年後的雅典奧運,克里婭成為美國第一位女黑人遊泳選手。

身體密度超白人1%骨骼比重大10% 黑人被認為「太沉」不善游泳

很多都有這樣的感覺,黑人的身體素質這麼好,田徑、各種對抗項目相比於其他人種都有優勢,為何在水中一籌莫展呢?原因在於,游泳是一項比較特殊的運動,黑人在陸地上的那些優勢,到了水裡,有時候反倒成了累贅。

 

從運動生理學角度分析,黑人不適合游泳,被認為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肌肉比率高出其他人種。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的一名資深研究員解釋道,科學研究表明,白人每立方釐米的肌肉重1.05克,而黑人則為1.13克,這使得黑人在水中要比白人付出更大的氣力來解決身體下沉的問題。通俗地說,相比其他人種,黑人在水中更容易「沉」、更容易「飄」。而從數據上看,黑人的身體密度比白人要高1%左右,而1%的體密度差異,可以在泳池中造成1.2%-1.9%的速度差異,這個數據放在以0.1秒甚至0.01秒決定金牌歸屬的游泳比賽中,可能是致命的。此外,黑人骨骼的比重,比白人骨骼的比重約重5%至10%,黑人身上較重的骨骼和較少的脂肪,使得其在水中的浮力較小。這樣,在與白人選手的較量中,黑人選手可謂「先天不足」。

 

黑人不能游泳,社會原因影響更大

貧窮,導致游泳在黑人地區普及率非常低,直接阻礙了這項運動的發展

"正規的游泳訓練需要很好的條件,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部分非洲國家的訓練設施不夠完善,黑人選手成才的概率因此比較低"中國游泳前總教練張亞東曾經介紹。確實和田徑、籃球、足球之類相比,游泳屬於成本較高的運動。以國內為例,建造游泳館僅設備一項造價約200萬,比如池水淨化設備90萬一套,中等。後期的維護費用也相當昂貴,游泳館屬特殊行業類型,每噸水要11元多,每年和電費加一起要幾百萬。如果還需要采暖費造價就會更高。

在對奧運會獎牌統計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獎牌得主所在國人均GDP最高的運動項目游泳排在了第三位,36329美元,僅次於馬術(39834美元)和鐵人三項(38354美元)。在非洲,顯然練習游泳的性價比太低,尤其是與跑步項目相比。

在撒哈拉以南一共有多少奧運會標準的泳池呢?2000年奧運會上花兩分鐘"游"完百米自由泳的鰻魚埃裡克(Eric Moussambani)表示,他只在家鄉參加過25米池長的自由泳比賽。2008年,來自非洲東南部國家馬拉維的威爾斯,作為教練來到北京,他告訴記者,在馬拉維整個國家都沒有50米泳池。相比於一些歐洲強國,非洲的游泳普及度顯得異常貧瘠,"Swimming Australia"作為澳洲遊泳項目各俱樂部的官方管理機構,目前約有9萬多名的註冊會員,以及全國1100傢俱樂部。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僅紐約就有九座免費的室內或室外游泳館。

種族歧視

即使不是生活在非洲的黑人選手,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走入游泳池。在美國本土,游泳池由於需要較高的建設和維護成本在黑人社區中很少,所以在黑人社區多見的是建造和維護成本極低的籃球場。根據美國游泳協會前幾年的一個調查 美國6-16歲的非裔美國青少年中有60%是不會游泳的,而這個數字在在白人小朋友中僅有30%。而且青少年的游泳能力其實是不分種族隨著父母的收入和教育水平增加而上升的,很顯然,黑人在美國總體而言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不夠高。

20世紀有兩個時期是游泳在美國普及和流行的高峰期。第一個時期是二三十年代,那是游泳真正成為美國流行的娛樂活動的時期,當時建設了大量的游泳池,但黑人無福享用不是因為沒錢,而是由於種族歧視原因當時的游泳池根本不讓黑人進入。 就這樣,美國黑人和白人拉開了一代人的差距。第二個時期,五六十年代郊區社區開始湧現大量的私人遊泳俱樂部,但一些歷史學家的研究說戰後的郊區社區幾乎全是白人,所以雖然那時候種族隔離在減輕,但你會跑去一個從不去的地方游泳嘛?所以黑人也很少跑去白人聚集地游泳。雖然現在種族歧視問題已經受到了極大的重視,但很顯然,在全球範圍內黑人選手還很難自由融入白人選手佔據統治地位的領域中。

    很多黑人從事體育競技的原因,是想以此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讓他們更多選擇的是那些高度職業化、高度商業化的項目。

     上海體育學院的一名專家告訴記者:「這些年來,NBA中黑人球員的比例從最初只佔20%,現在已經上升到80%。通過打籃球,他們可以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明星,並帶來不菲的收入。」與此類似,網球中有威廉姆斯姐妹,高爾夫中有泰格‧伍茲,乃至F1都出現了漢密爾頓,這些項目的共同點是:職業化程度非常高。相比之下,游泳比賽大多還停留在奧運會,很難實現職業化。

黑人選手通過體育改變自己的現象比比皆是,在肯尼亞和牙買加這樣的國家,由於職業體育不發達,跑步也成為了他們改變生活的一條路徑。但是很明顯,如果有更有"前途"的職業體育項目。在巴西,在貧民窟的孩子都夢想著踢球可以成為貝利、羅納爾多……

 

以美國為例,黑人長期以來處於社會的最底層,美國黑人從事醫生、法律職業的比例不足4%,工程師不足2%,大多數黑人很難找到理想的職業。從事競技體育是黑人青年獲得更好教育和改變自己地位的有效途徑。很多具有運動天賦的黑人青年學生都刻苦訓練,以取得進入名牌大學的獎學金。一旦進入職業體育,很多美國黑人都會輕鬆成為百萬富翁。中國球迷最熟悉的NBA最具代表性,像大家熟悉的艾弗森、馬布里這樣的球員,不僅自己年薪上千萬,還附帶提升一大家子的生活境況。

游泳?其實從悉尼奧運會上開始,世界游泳才開始呈現出了走上職業化道路的跡象。當時,世界盃系列賽每一站比賽的獎金總數為僅為6萬美元,而每一站要設34個項目。而當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女冠軍的運動員都得到了85萬美元的獎金,雙打冠軍每人將獲得35萬美元,游泳比賽的"錢途"可見一斑。

 

 未來,黑人泳將並非不能取得突破

20年來,黑人其實泳將一直在進步

2012年倫敦奧運會泳池中不缺少優秀的黑人選手,儘管男子4*100米自由泳大戰,法國最後時刻超越美國獲得金牌,但代表美國游第三棒的黑人選手庫侖‧瓊斯卻游出了47秒60,這個成績在美國四位選手排在第二位,僅不如菲爾普斯。能作為實力強大的美國游泳軍團一員,還收穫了獎牌,對於庫侖‧瓊斯來說並不是第一次,他在北京奧運會不但打破了世界紀錄,還拿到了奧運金牌,這些事實足以說明縱然泳池裡還是白人的天下,以中國為代表的黃種人正在崛起,但黑人與游泳並非絕緣體,而瓊斯的成功,也是黑人遊將最近20年來不斷進步的縮影。

如果你認為黑人在游泳賽場毫無作為就大錯特錯了,1976年奧運會來自荷蘭的布里吉培收穫100米自由泳和200米自由泳銅牌,他也成為首位獲得奧運游泳獎牌的黑人選手。布里吉培開創了歷史,而將黑人遊泳提升到全新高度的則是蘇里南的內斯蒂,1988年奧運會拿到100米金牌,不僅是蘇里南人有史以來在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奧運會游泳冠軍的黑人,奪金後說的那句「我讓所有人都知道了蘇里南」更是成為百年奧運史上永恆的經典之一。 內斯蒂的成功無疑成為從事游泳運動黑人選手的榜樣,在他的光輝事蹟激勵下,這之後一位又一位黑人選手因為游得快被載入史冊。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內斯蒂拿到了100米蝶泳的銅牌,而四年後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古巴選手本特獲得100米仰泳銅牌。2000年奧運會代表美國參賽的非裔選手埃爾文大放異彩,不但拿到50米自由泳金牌,還收穫了4*100米自由泳銀牌。到了2004年奧運會來自法國的女子黑人選手馬特拉獲得50米自由泳銀牌,同時還在100米自由泳中取得了第4名,此外2005年世錦賽也奪得銀牌,而2007年世錦賽在50米和100米自由泳也進入決賽。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內斯蒂、埃爾文還是馬特拉都在短距離項目上證明了在泳池中「黑人也能飛」,而2004年奧運會科雷亞代表美國奪得4*100米自由泳銀牌,也延續了黑人選手奪得游泳獎牌的記錄,直到瓊斯在2008和2012年兩屆奧運的爭金奪銀,黑人選手自從1988年奧運會至今,每屆奧運會都能收穫游泳獎牌,甚至從2000年奧運開始都是金牌和銀牌,從黑人遊泳這20年來一直在進步不難得出,黑人不是沒有游泳好手,人種非決定性的因素。

在第一部分中,我們列出了一些專家的理由:黑人的身體肌肉密度,骨骼比重都要大於白人,因此他們在水中更「沉」,在游泳項目中先天比白人要弱。然而相比於這點先天劣勢,黑人在爆發力、速度,耐力等方面卻要壓倒白人,難道這些優勢,不能抵消那點先天的劣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研究發現,黑人的汗腺比白人要多,黑人「皮膚致冷更快,排汗機制比白種人更完善。」。就是說,黑人比白種人恢復正常體溫更快,在高溫中(76.5℃)停留15min後,白種人流汗107cm3,而黑人只流汗170cm3。而人在運動時體溫必然增高,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調節體溫,體內環境便無法正常,電解質平衡的破壞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這將直接影響到一名運動員的持久能力。相比之下,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在忍受高溫方面,要比黑人差得多。這也從根本上決定,黑人的運動能力必然超過白人。而肌肉活檢顯示,黑人運動員的肌纖維進行無氧呼吸的百分比較高,因而他們在短跑中耗氧不多。黑人腳底屈肌強度約150~200kg,而白人只有50kg左右。若以同樣的腿部蹬力作用地面,黑人的彈力竟比白人高出3~4倍。不難看出,這些黑人先天的優勢,即便在水中,也絕不會完全消失,因為游泳除了技巧,本質上也是耐力和速度之爭。

文章轉載http://sports.163.com/12/0803/08/87VJ3IBA000502OI_all.html

相關推薦

今年3月16日,一聲巨響,怪手將一個家給剷平了,而蔡總統在選前承諾的「土地正義」亦在怪手底下破滅,但這不是抗爭的結束,在強拆未絕跡前,抗爭從未停止。 三重大同南路迫遷案,原本是舍人公神明會舊社區,許多居民從清代就在此生根,但卻在法院寄來拆屋還地的通知後一切變調;那時居民才知道原來所在的神明會土地被偽...

閱讀詳情 »

撰文/羽穗、攝影/張紋豪、圖片提供/孔令延 你對青春的印象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流逝,年輕時擁有過的那些酸甜苦辣,即使不再嶄新,卻在腦海中烙印下深深的回憶,如同一壺美酒,每回品嘗,總能觸動心裡那塊屬於「青春」的角落。 空軍籃球老馬隊,是一群已退休的空軍們,為了聯絡彼此感情,所搭起來的網絡。每個星期三,在...

閱讀詳情 »

  深蹲毋庸置疑是非常好訓練翹臀、強化腿部線條的肌力訓練。但是Paige在教課的經驗裡,發現有很多初學者並不是很能抓住使用臀部力量的方法、以及重心往後的感覺。如果沒有專業教練在旁觀察指導,很有可能因為用錯肌肉群而傷及膝蓋或是下背部。   對於運動的初學者應該儘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