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聲猝死怎預防? 植入式ICD去顫保心安

無聲猝死怎預防? 植入式ICD去顫保心安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日前,有記者在睡夢中突然離世,後來確認死因為心臟病發猝死;也有新聞報導,某科技新貴參加馬拉松時,半途猝死。這類的新聞事件時有所聞,到底,所謂的猝死是什麼?有無方法可預防、急救嗎?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廖朝崧表示,所謂「猝死」,是指從出現症狀到死亡,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而猝死有90%是心臟病所造成,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值得注意的是,「無聲殺手」─猝死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時間與任何人身上,通常沒有徵兆。
廖朝崧醫師表示,治療猝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儘快對心臟「除顫」,就是以電擊心臟的方式,去除「心室纖維顫動」,目的在於回復心臟的跳動並將血液輸送至全身。而我們常聽到的ICD就是植入式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用於心跳過慢、過快或休止時,傳遞適當電流以刺激心臟,使心跳恢復正常、控制心律不整,預防猝死。
家用電器會不會影響ICD的去顫功能呢?廖朝崧醫師說,一般的家用電器並不會影響除顫器功能,但須注意手機應與去顫器保持距離15-30公分;此外,也應遠離會產生強力磁場的物件30公分以上,如立體音響喇叭、電鑽等。
醫師提醒,已植入去顫器的民眾,在接受任何醫療診治前都應主動告知醫師,經評估後再進行。通過機場安檢系統前,務必告知安檢人員已植入心臟去顫裝置,並出示「識別卡」,再以正常的步伐通過安檢門,若感到暈眩、心跳加速等,請速遠離安檢系統。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05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於去(2018)年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陸續允許以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癌症、膝關節、大面積燒燙傷等疾病;今(21)日台灣棒球好手王建民出席活動,決定儲存自己脂肪幹細胞,供未來膝關節治療提前準備。   新光醫院主任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英國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研究發現,氣喘患者使用常規藥物時,若增加維生素D攝取,有機會再降低氣喘發生風險,由於維生素D相對容易取得,只要曬太陽皮膚就能自然生成,意味著到戶外適當接觸太陽,或許對改善氣喘有幫助。研究刊登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 Respiratory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這1首《感恩的心》曲調歷久彌新,迄今還名列KTV排行榜中,事實上,常懷著感恩之心能讓自己遠離憂鬱,增加正能量。國外1項研究發現,經常感恩有助於擺脫壞情緒,甚至對大腦有長遠的影響,建議有情緒困擾的人能多多感謝周遭的人事物。   該研究發表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健身風潮盛行,不少人想靠著健身維持體態,1名女性健身教練,希望透過隆乳手術讓身體線條更完美,除了想擁有自然的胸型,對觸感也相當在意,2年內諮詢過多家診所,卻僅有東京風采整形外科提供術前乳房超音波全方位檢查,也意外發現乳房內竟有纖維囊腫。   術前檢測發現纖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