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珍惜造骨黃金期

珍惜造骨黃金期

老來一副好骨頭 珍惜造骨黃金期
【明報專訊】骨質疏鬆只是老人家的事﹖君不見因骨質疏鬆而骨折的,都是長者嗎﹖

沒錯。只是大家趁還年輕,籌劃一下骨骼的希望工程,將來還有一副「老骨頭」可以用。

過輕易患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對一眾年輕人來說,不及瘦身美容貼身……且慢,大家有所不知的是,過輕的人其實已潛伏骨質疏鬆的危機。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醫生蔡德基指出,體重偏輕的人,確是一個危險因素。中國女性100磅以下,男性115磅以下,已是危機。

他又稱,中大的研究亦發現,身體密度指數(即BMI)愈低,骨質密度愈差。據亞洲人的標準,BMI低於18,便屬過輕。

不久之前中大亦發現,年輕厭食症患者體重過輕,骨質疏鬆的程度,居然與80歲的長者無異。蔡德基稱,基於他們營養不良,攝取鈣質及鎂質不足,十分消瘦,才使骨質密度偏低。

30歲前為儲骨期

他指出,一般中國人到了30歲,便到達骨質密度的高峰期(Peak Bone Mass)。換言之,中國人的優勢,儲骨期可長達30年。可是,體重偏輕的人,此時卻未必到達理想的骨質密度水平。再加上沒有運動及營養不均,女性於更年期(約40至50歲)後,立刻出現骨質疏鬆亦不奇怪。

他稱,須知道,不同年齡的人,骨質增長狀?亦不同(可參考本版左欄「圖解醫學」):

30歲以前:正增長,即「造骨細胞」較「破骨細胞」活躍
30至40歲:平衡,「造骨細胞」及「破骨細胞」活躍程度相若
停經後:負增長,「破骨細胞」反佔上風,較「造骨細胞」活躍

「待有骨質疏鬆才理會,已經太遲。」蔡德基稱,要有健康的骨骼,兒童期開始建立很重要,否則人口中便有很多潛在的骨質疏鬆個案,特別在人口老化的社會,整體的醫療費用會很昂貴。

不可不知的是:

有研究顯示,早在嬰兒未出生時,孕婦如吸煙,對胎兒未來的骨骼發展也有不良影響。

女性一般在更年期開始,骨質流失加劇﹔男性約晚5至10年(約60歲)。

若錯過最初30年的造骨黃金期,也應攝取足夠鈣質及運動,雖然不可以令骨質密度上升,但可保持,不致流失太快。

運動維持骨質密度據該中心的小冊子指出:

「當(骨骼)負荷的強度及密度達到一定水平時,骨骼細胞便會移往及集結於受壓的範圍,並釋放出骨膠原。這個現象加上鈣沉澱便能強化骨骼﹔相反,骨骼長期負荷不足,它的強度便會減弱。」

運動就是為身體增加負荷的方法。

蔡德基稱,負重運動例如緩步跑、遠足、太極及舉重,都可加強骨質,皆因骨骼的成長,要依靠身體承受的負荷。相反,像太空人長期在無重狀態下生活,骨骼沒有承受負荷,沒有刺激骨質細胞生長,會加快骨質流失。

所以,運動是維持骨質密度不可缺少的。

骨質疏鬆知多少?

談起骨質疏鬆,牛奶似乎成為解決問題的萬靈丹。但是,骨質疏鬆這話題,還有很多有趣的學問。

坊間牛奶廣告都強調牛奶或奶粉對骨質的好處。然而,若要喝下去失奶鈣質好發揮效用,香港中交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指出,便要靠運動。它好比鎚子,能把所吸收的鈣質,一鎚一鎚地鎚在骨頭上,這才達至鞏固骨質的目的。沒有運動話,吃的鈣都會浪費掉。

健康骨骼飲食指引

避免蛋白質過量:攝取過量蛋白質會加速鈣質流失。每天進食4至6?肉、家禽、魚及豆類便可。

減少吃鹹:高鹽食物,如罐頭食品、醃製肉及菜、臘味、豉油、鹽及味精等調味料,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令鈣質比平常流失多,增加患骨質疏鬆機會。

維他命C有助鈣吸收:每天進食2至3個水果,包括高維他命C的橙、木瓜、芒果、草莓及奇異果,和最少6至8?蔬菜(1碗半至2碗),如西蘭花、番茄、芥蘭、白菜或菜心,有助鈣質吸收。

吸收維他命D:維他命D增強人體吸收鈣質能力,每天曬15分鐘太陽,有助體內維他命D合成。

攝取足夠鈣質:奶類製品、豆類及十字芥花科蔬菜(如西蘭花)等都含豐富鈣質。

均衡飲食:遵從飲食金字塔的原則,五穀為主,配以適量蔬菜、水果、奶類、肉類及豆類,能預防骨質疏鬆及其他和飲食有關的疾病。
資料來源:《從今天起認識及預防骨質疏鬆》小冊子
中大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出版

相關推薦

確認懷孕的那一刻令人喜悅,但是真正能感受到小生命的存在,則始於感覺到胎動的瞬間!胎動,不只讓孕媽咪感動,更是觀察胎兒生命活力的重要指標。 胎動的奧妙 胎兒在Say Hi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怡萱解釋,16周以前的胎兒因為還正在發育,體積不大、肌肉的力量也尚未成熟,所以孕媽咪一般不會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人遺傳了肥胖基因,天生比別人容易發胖,然而勤做某些運動其實可以「補拙」!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團隊針對1萬8千名台灣人的研究指出,即使遺傳的發胖風險高,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的BMI等各項肥胖指標都較低,尤其慢跑的效果最明顯。肥胖原因多元 基因和生活習慣影響根據《每日科學》報...

閱讀詳情 »

這個月是好食課和許多公司的健檢月,拿到報告發現開始有紅字,血糖?血壓,甚至還有脂肪肝!怎麼辦?其實這很多都源自於肥胖問題!這次,好食課營養師要來和大家分享改善體脂和脂肪肝的三大原則! 青壯年普遍有過胖與脂肪肝問題 研究顯示,19-44歲的青壯年族群中,男生與女生體位過重的比例分別超過40與30%,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公嬤怕口音傳孫子 互動少反釀孫不說話一位近三歲的小朋友,在家都不開口說話,到醫院檢查評估後,確認聽力正常,但為什麼就是不說話?收治該案例的台大醫院語言治療組長張綺芬表示,小孩白天由阿公阿嬤照顧,他們因國語口音不標準,擔心會影響孩子未來說話發音,所以都讓小朋友玩平板電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