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現代醫療的迷思:事倍功半的疾病照護體系

現代醫療的迷思:事倍功半的疾病照護體系現代醫療的迷思:事倍功半的疾病照護體系

如果全世界都在騙你,你得想辦法做自己的醫生!
睽違5年,繼百萬暢銷健康書《救命飲食》之後,本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營養學家──坎貝爾博士最敢講、最真實的良心告白,將給你什麼「食」破天驚的大震撼?

救命飲食2.不生病的秘密》精采試閱

事倍功半的疾病照護體系

美國的人均「健康」照護費用居全球最高,但和其他工業化國家相比,品質卻敬陪末座。

美國其實是一個病懨懨的國家,雖然健康醫療的支出相當龐大,人民卻沒有比較健康。事實上,許多慢性病的發生率正在攀升,而從肥胖、糖尿病與高血壓等的健康生物標記來看,慢性病患者可能還在持續增加。

體重過重與肥胖的人口比率,已經從一九六二年的一三%,暴增到二○○八年的三四%。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的報告指出,經年齡調整後所計算的比率,美國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從一九八○年的二.五%增至二○一○年的六.九%,攀升逾兩倍。一九九七年到二○○九年,罹患高血壓的成年人也增加了三○%。

雖然健康風險因子增加,所幸隨著藥物與手術的發展,人口死亡率仍能維持在差不多的水準(不過,北美洲的糖尿病死亡率在二○○七到二○一○年間,竟增加了二九%)。從這些數據中可明顯看出,先進的醫療並未著重於預防,也沒有大幅增進人民健康,更未減少死亡率……。然而,我們為這些「進展」所付出的代價卻極為高昂。

多年來,處方用藥的價格漲幅遠高於通貨膨脹。這筆錢花得值不值得,應該好好深思。

這些處方用藥的副作用其實是第三大死因,僅次於心臟病與癌症。沒錯,死於處方用藥副作用的人,比車禍還多!二○○○年時,芭芭拉.史塔菲(Barbara Starfield)博士便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中指出,美國人依照正確用藥指示卻仍死於「藥物副作用」的人數,每年有十萬六千人,這還不包括意外過量用藥者。這些數據尚未列入每年在醫院中用藥錯誤而死亡的七千人,也沒有包含在醫院因非用藥相關的其他疏失(如手術失敗或儀器監測錯誤)而死亡的兩萬人、院內感染死亡的八萬人、非必要手術而死亡的兩千人……,這樣看來,整個就醫過程中最安全的部分,就只剩一開始急速行駛至醫院的救護車。

但是如果你質問美國政府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他們只會裝聾作啞,完全不提到醫療體系是第三大死因。如果承認這一點,會害別人無法做生意―要說美國政府還在乎什麼的話,那就是醫療體制的經濟利益了。

但是,醫療體系總有沒害死人的時候吧?畢竟每年受惠於醫療的人數以百萬計,遠超出這幾十萬死去的人,不是嗎?

若你要這樣說,就請參觀參觀護理之家或老人中心,親自看看那些最需要醫療的人從這個體系得到何種照顧吧!這些曾生龍活虎的人現在病懨懨的,白白承受身心折磨,這景象怎不叫人心疼?他們多半是因為吃藥吃出病的。但是,能怪他們嗎?他們都聽從了醫師的話,醫師不是最了解狀況的嗎?白天的電視廣告,不是有一大堆可以降血脂、血糖和重振雄風的藥物?

我還可以舉出許多例子,但讀者應該已經有概念了:我們在疾病照護上花的費用愈多,反而病得更重、活得更悲慘。


本文摘自《救命飲食2.不生病的秘密》一書

現代醫療的迷思:事倍功半的疾病照護體系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柿子文化網:http://www.persimmonbooks.com.tw
柿子文化Blog:http://vege1.pixnet.net/blog
救命飲食部落格:http://chinastudy0705.pixnet.net/blog     
糖尿病有救了: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還在持續往上飆!天天都在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98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4例本土個案及108例境外移入(7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起,國內12歲以下幼兒仍無疫苗可打,成為這一波外界最關切的重點,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今(14)日下午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引用美國經驗分析,強調在大規模社區感染之下,未來兒童病例恐跟成人差不多,預期一定會看到很多兒...

閱讀詳情 »

國內本土病例暴增,民眾每天看著確診數字膽戰心驚,政府態度是否該從清零走向開放?TVBS特別在此關鍵時刻舉辦《從清零到共存-專家防疫論壇》,特別邀請台美世界級公衛專家開講,從專業角度提供建言。 ▲ TVBS邀請台美四位公衛專家連線對談,針對防疫政策從「清零」走向「共存」的台灣,給予專業建言。(圖:TV...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陳儀潔、王聿瀠、劉宇軒、范綱儀/台北報導 有近視王國稱號的台灣,近年來因為國人重度使用3C產品,加上沒適當休息,造成大量藍光傷害到視網膜的黃斑部,高度近視引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及白內障等眼睛疾病患者大幅增加並出現年輕化趨勢。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師陳延誌接受《CNE...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