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醫國家型科技計畫 6新藥進一期臨床試驗

生醫國家型科技計畫 6新藥進一期臨床試驗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新藥研發計畫成果豐碩!經過6年努力,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舉行成果發表會,宣布6項新藥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同時取得國內外專利共176件,該團隊總主持人楊泮池期望,透過生醫研發與產業成長,促進全民健康福祉。

6項新藥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包括抗癌候選藥物MPT0E028、DCB.CI0901及UB-941,以及抗肺腺癌候選藥物DBPR112、抗糖尿病新穎候選藥物DBPR211,以及糖尿病降血糖藥物DM101等。

台灣具有研發新藥能力

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執行團隊總主持人楊泮池院士強調,國內學研界已具有從新藥探索、臨床前藥理、藥動及毒理、原料藥生產、製劑生產,直到申請取得試驗藥許可能力。他說,目前國際上,每一個上市新藥的平均開發經費為25.6億美元,須耗時12至15年。

新藥研發技術平台 加速新藥研發

楊泮池院士補充,該計畫另一個任務是健全國內新藥研發所需的技術平台,提供給國內藥廠與學研界使用。以巨量藥物篩選技術為例,當研究者研發出新的藥物作用標的後,可透過具備全國最大藥物庫的超高速藥物篩選中心,篩選出具有潛力的化合物,再進一步開發成新藥,加速研發進程。

推動大型新藥研發計畫 帶動生醫產業

楊泮池院士認為,透過政府推動大型新藥研發計畫,扶植學研界與產業界,找出適合發展的模式,累積新藥開發的經驗,將創新研發導向產品化與產業化,預計未來將能持續帶動生技醫藥研發與產業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9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縣市政府,針對新冠風險熱區設立篩檢站,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目前台北市有5個採檢站,新北市原有4個再增設3處,其他縣市也陸續設置;同時,陳宗彥也說,各縣市也會加強街友關懷。 陳宗彥指出,各縣市針對轄區內疫情熱區,分別設置採檢站,台北市已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臺大醫院21日表示,感謝各界過去兩天,對本院少數員工感染Covid-19的關心。過去兩天本院對工作人員進行抗原快篩及部分PCR 確認,至5月21日早上八點為止已完成95%以上的人員篩檢並仍持續進行中。初步結果,並無醫護人員呈現陽性反應,相關結果本院皆依規定通報中央,疫情相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用旁白口述舞蹈動作,以聽覺取代或輔助視覺,是視障者欣賞舞蹈表演的方式。日前舞蹈製作團隊「可揚與他的快樂夥伴」,在台北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菁霖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補助下,公開首映舞作口述影像《我們清醒,於是反抗世界的無窮反覆》,邀請明眼觀眾與視障者一同體驗,推展文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常常在門診被問到什麼是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ow dose CT, LDCT)。簡單來說,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是一種不用注射顯影劑的胸部電腦斷層檢查方式,故接受檢查的人僅需接受相對較少的輻射劑量,就能有效達到篩檢早期肺癌的目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是目前篩檢小於l公分肺部結節的最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