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療傷止痛 十一原則陪伴你我他 

療傷止痛 十一原則陪伴你我他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繼7月23日傍晚驚傳復興航空在澎湖墜機的意外,釀成48人不幸罹難,10人因此受傷,造成台灣人民心裡的沉痛。隨即在7月31日至8月1日凌晨間,高雄市前鎮區與苓雅區等多處地區,因突如其來的石化氣爆,熊熊火光,讓高雄一夕之間變得好不平靜。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最新消息指出,目前造成28人死亡,2人失蹤,300多人受傷。

台灣接連發生兩起災難事件,國人皆深感哀傷,除了緊急救災與災後復原重建、追究責任之外,更重要的是國人的心理健康。衛福部表示,災後心理重建部分,已啟動災後心理衛生機制,高屏地區精神醫療網責任醫院核心醫院,亦持續提供災民關懷及心理支持服務。自8月1日起至8月3日止,衛生局、精神醫療網核心醫院,凱旋醫院等累計出勤關懷人力58人次,提供災民心理關懷722人次。

除了專業醫療服務之外,針對身旁的親朋好友們,該如何及時陪伴親人驟逝的喪親者?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王純娟教授提供外國學者Wolfelt博士在2006年所提出的陪伴十一原則。一同協助身旁的親人朋友們,不論是受害者,或是僅僅只是在電視機面前,天天接收災難新聞,而影響到心情的朋友們,陪伴十一原則,耐心聆聽,接受這份傷痛,讓你我一起走出低潮。

陪伴十一原則包括1.與喪親者的痛苦同在,而非帶走這份痛苦、2.與喪親者同去靈魂的荒蕪地,而非認為自己有責任要找到出路、3.要尊敬生命力,而非把焦點放在理智、4.是要聆聽心,而非分析腦袋、5.是要同理喪親者的掙扎,而非批判或指導這些掙扎、6.是要在身旁一起走,而非帶領、7.意指發現神聖靜默的禮物,而非以話語填滿時時刻刻、8.是要靜止,而非瘋狂地邁步向前、9.是要尊重與混淆,而非強加秩序和邏輯、10.是要向喪親者學習,而非教導他們、11.是要好奇,而非專業。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28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上班族整天和同事、主管朝夕相處。澳洲一項研究發現,上班族如果喜歡自己的同事、工作感覺很開心、自信,且喜歡自己的工作團隊,可幫助促進身體健康。 與同仁相處融洽 有益身體健康 研究首席作者澳洲昆士蘭大學學者尼可拉斯․史岱芬斯表示,當工作團隊、工作組織讓人有歸屬感,大家感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全臺瘋玩寶可夢,近期因眼睛酸澀、紅腫、疲勞不適來求診中醫希望輔助治療的患者有增加的趨勢,玩寶可夢因長期保持低頭姿勢、加上遊戲本身具有在戶外環境下緊盯手機螢幕的特性,白天在戶外易增加被陽光紫外線傷害的機會,而晚上在黑暗環境下近距離看螢幕導致手機的強光直射眼睛,對眼睛的負擔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已步入老年化社會,罹患三高等慢性疾病人數逐年攀升,其中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00萬大關。愛胰協會理事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游能俊醫師表示,全台糖尿病病患數推估已達227萬人,18歲以上成人約每9位中有1人罹病,年紀越大罹病率越高,75歲以上約3人中即有1人為糖尿病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前一陣子剛進入NBA名人堂、前休士頓火箭隊退役、有「移動長城」封號的華人球星姚明,10月11日至台北科技大學參加「兩岸青年論壇」。姚明能在NBA籃球場馳騁十多年,體力一定有過人之處。姚明表示,他為了維持體能,多進行高蛋白飲食,搭配吃蔬菜,當然平常訓練也非常重要。他唯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