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膚過敏抓不停,別吃「發物」!|台灣好食材

最近天氣時雨時熱,許多有過敏體質的人一早起床便噴嚏不斷,還會流鼻水、長疹子,愈抓愈癢。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廖振羽指出,目前正值季節交替時節,過敏體質的人最好避免食用「發物」,搭配中藥茶飲與穴位按摩,就能預防過敏症狀皮膚過敏抓不停,別吃「發物」!|台灣好食材
皮膚過敏抓不停,別吃「發物」!|台灣好食材
過敏體質需避免「發物」
廖振羽醫師指出,過敏體質的人,除了常見的呼吸道症狀,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也常合併皮膚過敏問題,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尤其接觸中醫所謂的「發物」後,更容易誘發過敏症狀

廖醫師表示,「發物」為民間說法,「發」即「誘發」的意思 ,「發物」指容易引起上火、過敏或導致舊疾復發、新病加重的食物,甲殼類海鮮(蝦、蟹)、動物內臟、熱性水果(芒果、荔枝、榴槤、櫻桃)、香菇、南瓜、茄子、大蒜、堅果類(花生)、巧克力、酒精性飲料等,都是常見的「發物」。

飲食日誌可瞭解過敏物質
他表示,造成皮膚過敏的「發物」與個人體質有關,因此過敏體質的人最好養成記錄「飲食日誌」的習慣,瞭解自己容易過敏的物質,才能遠離過敏問題。

廖醫師指出,因飲食誘發的急性皮膚過敏,通常搔癢難耐,但仍應避免搔抓,以免形成傷口,使搔癢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皮膚過敏範圍擴大而且很難痊癒;過敏發作時,局部冰敷可降低癢的感覺,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並避免到悶熱場所。
皮膚過敏抓不停,別吃「發物」!|台灣好食材
穴位按摩也可緩解
廖醫師建議,預防皮膚過敏可以搭配中藥茶飲或輔以穴位按摩,緩解搔癢症狀,將防風3g、連翹2g、麥門冬6g、大黃2g、甘草6g加入500~800cc的水煮沸後,再加入薄荷2g,小火煮3~5分鐘,濾渣放涼即可飲用,若容易腹瀉,大黃劑量可減為1g。

穴位按摩也有助於緩解,在曲池、內關、血海、百蟲及三陰交等穴位按壓1~2分鐘、每天2~3次,可以減緩過敏搔癢的不適。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與醫學教育委員會分別以「絕地逢生,永不放棄─中醫翻轉不孕人生」以及「跨領域聯盟─建構以病人為中心之跨領域專業教學」,參加2019年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推動的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經各領域百餘位專家組成的陪審團,從上百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特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0歲的陳姓男子,今年2月初發燒、疲倦持續兩週,就醫後才發現已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第一輪化療1個月多月宣告失敗,開啟第二輪化療治療2個多月才成功,中間一度引發敗血性休克,所幸後續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功緩解超過半年。血癌型態分4種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程最快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人每天午休或下班後買便當,可能有同樣的煩惱,到底等等要買雞腿飯還是排骨飯?這2個主餐或許都各有擁護者,但營養師認為,不論炸雞腿或炸排骨,熱量都非常高。如果再加上飯吃的比較多,配菜熱量高,體重恐怕不知不覺飆升,專家建議買便當避免選炸物當作主菜,增加蔬菜代替飯量,才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欣逢耶誕喜樂佳節,彰基生殖醫學中心舉辦第三屆「試管寶寶回娘家」活動,今年特別設計「幸福杯」好禮,杯上有彰基的七彩送子鳥圖像、名畫家白丰中的「迎來幸福」親筆提字,意寓 - 彰基送子鳥為您迎來幸福,彰基團隊創造更多祝福。活動中,新手爸媽們分享求子心情故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