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心理健康團體治療比個人諮商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一項由蒙特利爾大學及聖‧賈斯汀醫院研究中心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在進行2次90分鐘團體治療後的24個月期間,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就減少了25-33%,顯示在心理健康的治療方式上,團體治療遠比個人心理諮商還要有效!

這項研究共有倫敦19所學校參與,這些團體在以個人人格類型為背景下,討論想法、情緒和行為,例如辨識引發事件的導火線;並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索管理個人問題的方法。而在介入措施實施後的2年間,研究團隊每半年就會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發展情形。

結果顯示,嚴重憂鬱症、焦慮和行為問題的症狀減少了21-26%;衝動性高的青少年則減少了36%的嚴重行為問題;而焦慮敏感度高的青少年減少33%的嚴重焦慮問題;絕望感高的青少年則在嚴重憂鬱症狀上少了2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表示,認知行為的團體治療重點,不僅僅在於參與團體的次數,而是當事人在非團體進行時間,能否應用在團體治療中所學得的技巧。一般團體治療約8-10人,每週1次,而一個完整的團體治療通常會進行8-10次,視內容而有所差別。

林家興教授進一步指出,對於在職場、校園、家庭或是有人際問題的人來說,團體治療比個人諮商更合適。因為在團體中的互動,會有助於當事者練習解讀、聽懂與面對問題,也有機會回饋他人,並藉由觀察問題,練習正確思考到行為產生改變。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葉雅馨主任則表示,這個研究結果非常值得引以為鏡,代表團體治療的內容大大影響且可改變青少年的行為認知,最重要的是,團體治療的重點在於介入的有效,只要用兩次介入措施就可以有顯著的效果,那將大大鼓勵國內學校對心理健康的預防及促進。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69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睡覺打呼很常見,不只讓枕邊人睡不好,更會對身體健康大有影響。有業者提供居家睡眠檢測,發現8500人中,72%有程度不一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實際接受長期追蹤者只有四分之一!民眾病識感低落 睡不好問題可大了睡眠技師洪曉菁表示,大部分未治療的患者認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是什麼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第二性徵青春發育是孩子成長中的非常時期,其發育的年齡和身高時機,以及發育成熟進展速度,攸關於孩子成年後身高發展。女孩開始乳房發育的年齡一般介於8歲~12歲,男孩睪丸發育則是9歲~14歲。若女孩在8歳以前乳房長大或男孩在9歳以前睪丸變大,就得注意孩子是否出現性早熟問題。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面對晚期肺腺癌,許多病友會感到徬徨無助,但醫療日新月異,好好接受治療,依然能維持原有的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時間。記者採訪林口長庚醫院腫瘤及內視鏡科郭志熙主任及王智亮醫師,整理出五大Q&A,告訴病友及家屬,面對晚期肺腺癌可以怎麼做!1.聽說肺腺癌第四期存活率不高,醫師會建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語俚語:「醫師怕治嗽,土水驚抓漏」,其實誘發咳嗽的原因相當多種,常見有感冒、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炎、呼吸道傳染病、支氣管擴張症、腫瘤、肺實質性疾病,或服用某些藥物副作用等等,都可能引起咳嗽。另,如果患者的生活習慣不佳,在患病咳嗽時仍不忌口,喜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