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磨牙怎麼辦?十種療法輕鬆解決

磨牙怎麼辦?十種療法輕鬆解決

有些人晚上睡覺時會發出“咯吱咯吱”的磨牙聲,十分地苦惱,那麼,磨牙怎麼辦?磨牙的原因是什麼?磨牙的臨床表現有哪些?愛美網健康頻道,為網友解決一切健康疑問。本專題主要介紹磨牙怎麼辦,為大家普及養生保健方面的知識。

 磨牙的原因
(1)工作壓力大,神經緊張,心理焦慮、抑鬱、憤怒等心理因素。

(2)胃腸道疾病,內分泌紊亂也可導致此。

(3)長期生活不規律,過度疲勞,從事精細工作者,如運動員、鐘錶匠等。(4)體內缺乏微量元素易患此症。

(5)長期磨牙形成的習慣性磨牙症。

另外,性格內向、情緒激動、經常口中咬東西成習慣的人也容易患磨牙症。口腔生理學與心理學認為,口腔是人體首先興奮的源點,是與外界交流的渠道,且口腔具有表示緊張、悲觀等情緒的功能。研究發現,口腔疾病在磨牙症的發病原因中並不顯得重要,心理因素佔據了首要位置。從精神角度分析角度來講,磨牙代表一種心理狀況,是一種受挫和焦慮。屬於潛意識中的心理壓力,特別是在生氣、焦慮、憤恨、悲觀和受虐待時,顯得更為突出。當人為逃避潛意識的心理壓力時,在夢中或睡眠中會磨牙。

  磨牙的臨床表現

  1.磨牙型
常在夜間入睡以後磨牙,就是人們常說的夜磨牙,睡眠時患者做磨牙或緊咬牙動作,由於牙齒磨動時常伴有"咯吱咯吱"的聲音,通常也叫"咬牙"。又因它多發生在夜間睡眠時,又叫"夜磨牙",患者本人多不知曉,常為別人所告知,因影響他人,特別是配偶,而比較受到重視。

  2.緊咬型
常有白天注意力集中時不自覺地將牙咬緊,但沒有上下牙磨動的現象。

  3.混合型
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緊咬牙的現象。

  磨牙怎麼辦
磨牙症的治療方法有好多種,臨床上主要以減輕磨牙給牙齒咬合面帶來的破壞、減輕肌肉關節的症狀為目的。原則是阻斷病因,減少損害。

  1.心理治療
確實有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使頜骨肌肉張力過度。消除緊張情緒,解除不必要的顧慮,合理安排工作。必要時口服安定片(有依賴性)。

  2.減輕大腦興奮
睡前休息放鬆、做適當的體操、避免興奮性食品和吸煙、改善睡眠環境等有利於減輕大腦的興奮狀態。調動患者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的心理作用來減輕磨牙的發生。作用很小。

  3.肌肉鬆弛療法
頜骨肌肉過分緊張是引起磨牙症的原因之一,治療中解除肌肉過度緊張是控制磨牙症的必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肌肉鬆弛儀的應用;體療,進行咀嚼肌的生理功能訓練;按摩;視聽暗示等方法。作用很小。

  4.睡眠中喚醒刺激
通過生物反饋、使患者在磨牙發生時被聲音等電信號驚醒從而暫時停止磨牙。有學者對嘴唇進行暫時性的傳入電刺激、結果對控制磨牙症有效。但這種方法干擾了患者和同居人的睡眠、效果不長期。

  5.調整牙合治療
通過調磨少量牙體組織,去除咬合干擾及牙合早接觸,建立咬合平衡關係,以達到牙頜、咀嚼肌、顳下頜關節三者間的生理平衡,消除磨牙症。對於有牙合畸形的病人先進行正畸或進行修復。

  6.​​腸道驅蟲治療
殺蛔蟲治療,減少腸道寄生蟲蠕動刺激腸壁。因為衛生原因而導致蛔蟲引發的夜磨牙在兒童時期可能會發生,但是在青春期和成年人中因蛔蟲引發的夜磨牙發生的機率幾乎不存在。所以,驅蟲治療方法對於青少年和成人來說沒有效果。

  7.咬合板治療
製作一個牙墊,晚上睡前戴在牙頜上,早晨取下,緩解肌肉緊張。目前最容易被醫師和患者接受,防止牙磨損效果明顯但並不能治療磨牙症。

  8.糾正牙頜系統不良習慣
如單側咀嚼、咬鉛筆、常嚼口香糖等。

  9.藥物治療
主要著眼點是試圖調整牙頜面運動障礙和肌肉張力失常。
局部使用肉毒桿菌毒素(BTX)對治療運動障礙有效。將BTX注射入常年磨牙患者的兩側嚼肌中,結果多數患者在註射後立刻至4週內開始停止牙齒磨動,但也有患者出現吞嚥困難。

使用L-多巴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可明顯減輕磨牙者的磨牙次數,但容易引起噁心、嘔吐、失眠、心律失常、精神病發作等。只在對磨牙症進行藥物治療時其他治療無效時才可考慮。

  10.中醫療法
中醫認為齒介齒多屬胃經有熱,可用針灸、耳穴埋針、推拿等手段治療,也可服用宣風散以清熱殺蟲:檳榔、陳皮、甘草、黑醜(炒),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次2克,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相關推薦

◎嚴重便秘,一吃藥就拉肚子,該怎麼辦? 我的母親頭腦清楚,但是眼睛與腰部較不好,光是想站起來就得費一番工夫,所以日常生活需要照護。此外,母親長期深受嚴重便秘所苦,導致她坐立難安,形成很大的壓力。因此開始讓她服用市售便秘藥,沒想到一次只吃一顆,竟造成嚴重腹瀉,使得便秘的情況難以控制。 請問我該怎麼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天氣換季時皮膚乾癢不舒服,一不小心抓著就破皮流血了,換季保養該注意什麼?皮膚科醫師盧靜怡醫師表示,換季時皮膚容易因環境溫度變化,讓肌膚變得敏感異常,皮膚若有乾刺現象,不宜高溫或過度清潔,保養品則建議選用植物性的保濕因子,對於局部的乾燥肌膚加強保濕。至於近來崛起的蜂膠保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氣喘、慢性腹瀉、潮紅、心悸、皮膚炎等,這些彼此看似毫無關係的症狀,若久治未癒其實很可能是俗稱「賈伯斯病」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在作怪。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一種需長期對抗的慢性癌症,罹病的患者不乏許多知名人士,如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賈伯斯於2011年就是因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惡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宣布,因應國內醫院發生COVID-19疫情,即日起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每日訪客可探視時段減少為1個時段。 醫療院所門禁管制 新措施施行 指揮中心表示: 1 訪客及人員進入醫療院所須全程配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進行體溫量測等健康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