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穴位按摩預防中暑|全民愛健康 中暑篇6

穴位按摩預防中暑|全民愛健康 中暑篇6

放暑假了,炎炎夏日好容易讓人全身無力,甚至有些喘不過氣!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高定一主治醫師表示,炎夏高溫常易引發中暑,想要預防中暑,除了留意環境溫、濕度以及多喝水之外,亦可適度按摩風池、大椎、曲池、內關、合谷穴等5大穴位,幫助身體退熱消暑喔!

 

穴位按摩預防中暑|全民愛健康 中暑篇6

 

夏日炎炎、豔陽高照,一走到戶外就能立即感受體溫升高、滿身大汗,若長時間身處溫/濕度偏高環境,很容易導致中暑而不自知!然而,談到預防中暑,一般民眾的認知不外乎就是做好防曬、多喝水,但中西醫師高定一提醒,輕柔按摩風池、大椎、曲池、內關、合谷等五大穴位亦有助於調暢氣血、消暑清熱以預防中暑;而已出現中暑徵兆(如:頭暈頭痛、身倦腹脹、噁心嘔吐、口渴、發燒等)者,若經過降溫、刮痧、補充水分與適度休息後仍未能有效改善症狀,則建議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診療。

 

1. 曲池穴:手肘彎曲,手肘外側肘橫紋末端處。

2. 內關穴:手腕掌面正中,腕橫紋往手肘方向三根手指寬(兩寸),指腹下所壓之處(本穴位於兩條肌腱之間)。

3. 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之間,即虎口處。

4. 風池穴:後頸部枕骨下緣,兩側髮際內緣凹陷處;按摩時宜朝對側眼球方向輕柔推按。

5. 大椎穴:正坐低頭時,後頸部下方最凸出的骨頭(第七頸椎)下緣凹陷處。

 

此外,高定一醫師還特別提醒,別以為只有在戶外曝曬才會中暑!高醫師指出,若是頻繁進出冷氣房(讓身體一冷一熱,溫差變化過大),或是冰涼飲品與寒性食物吃太多、吃太快等,也容易造成體溫調節失常而誘發中暑症狀喔!

 

中暑相關問題,建議諮詢「中醫、家醫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胡念之醫師

 

延伸閱讀:

【夏季防中暑】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061

【避免中暑,該如何補充水分】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047

【中暑了該怎麼辦?】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117

【熱傷害的高危險群】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487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穴位按摩預防中暑|全民愛健康 中暑篇6

相關推薦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持續在全球蔓延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制定「秋冬專案」來防堵。不過,立委林楚茵質疑,桃園機場邊境檢疫是外包給保全,可能因「專業知識」及「防護設備」等因素,造成邊境防疫出現漏洞。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回應說,機場所有工作人的防護裝備都有訂定相關SOP...

閱讀詳情 »

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情在多國捲土重來,台灣也一連好幾天有新增境外移入。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1起實施「秋冬專案」,包含入境者均須附檢驗陰性證明,卻遭台商投書、國民黨痛批「違憲」,另有民眾轟持陰性證明仍免不了檢疫14天,是多此一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直言,「以前外國人都是這樣...

閱讀詳情 »

春夏秋冬,身體的哪個部位容易虛弱? 中醫認為人體是由肝、心、脾、腎、肺這五臟所構成的。這裡的「五臟」,不光是西醫的肝臟和心臟等內臟器官,還包括了「會與人體機能或影響相對應」的概念。 大家一開始可能會覺得不太好理解,但只要想像五臟與自然的關聯,就能漸漸抓到那種感覺。請大家事先了解每個季節容易產生的不適...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案619),自迦納返國。莊人祥表示,案619今年2月至迦納經商,10月下旬曾接觸確診個案,因有返臺探親需求,11月4日於當地進行採檢,11月5日檢出陽性確診。個案原於自宅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