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空腹血糖值超過100 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

空腹血糖值超過100 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近年來,國人糖尿病發生率及死亡率一路攀升;根據衛福部所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結果顯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四,要比前年第五名上升一名。值得留意的是,在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的2013年報「十大風險族群統計」中,糖尿病是榜首,而且平均54歲時,「空腹血糖」即高於100 mg/dl,成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

近年來許多針對人種間糖尿病罹患的比較型研究指出,亞洲人胰臟中分泌胰島素的細胞不如西方人健壯,使得亞洲人在血糖的控制能力上較弱,再加上飲食習慣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缺乏適度的體能活動,胰臟的功能很快就容易出問題,這也說明國人罹患糖尿病越來越多的原因。

美兆1994到2013年「十大風險族群統計」,第二名以降分別是癌症(311,753人)、心血管疾病(288,600人)、肥胖(282,014人)、代謝症候群(249,406人)、骨質疏鬆(204,893人)、痛風(164,912人)、腎衰竭(83,433人)、肝硬化(73,825人)、消化性潰瘍(41,712人)。

國人平均54歲時 成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

「血糖」與身體「代謝」和「發炎」息息相關,「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中就有「血糖」。美兆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劉婷婷博士表示,一旦「空腹血糖」高於100 mg/dl,便成了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且根據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所做的分析發現,2005年到2013年共225,913名30歲到70歲會員,平均在54.4歲時,空腹血糖值會超過100 mg/dl,而且男性發生的更早,平均44.4歲時便超過標準,女性則為60.9歲。

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最新出爐的2013年十大健康警訊排行榜中,「空腹血糖高」排名第二,也比前一年攀升了一名。去年空腹血糖高的人數占總人口的39.6%,今年的比例上升了2.6%,達到42.2%。眾所周知代謝症候群容易引發糖尿病;因此,美兆提醒,千萬別忽略血糖監測的重要性!

美兆2013年十大健康警訊排行榜,體重超重名列第一,達46.86%;第三名以降依序是隱藏性肥胖(29.39%)、血脂肪異常(29.10%)、肝功能不良(27.87%)、尿酸高(24.09%)、B型肝炎帶原(12.03%)、骨質疏鬆(11.31%)、腰臀比異常(11.25%)、血壓高(10.91%)。

定期健康檢查 血糖控制較佳

另外,為進一步瞭解健檢次數多寡與血糖控制的相關性,美兆以十年為單位,找出符合首次健檢與最近一次健檢相隔10年,且初次健檢年齡介於40-60歲、健檢次數為2-10次的會員(排除自述有糖尿病、或服用糖尿病藥物者),並分兩群組作為檢驗血糖值變化的分析對象,針對健檢5次以下(第一組,1,240人)與6次以上者(第二組,1,210人)進行比較。

根據數據分析發現,即使第二組在首次健檢時的平均血糖值為97.68 mg/dl,比第一組高出1.38 mg/dl,但10年後,第二組的平均血糖值僅增加8.2 mg/dl,且比第一組低了1.74 mg/dl,明顯成為血糖控制的勝利組;而健檢次數較少的第一組,10年後平均血糖值增加9.94 mg/dl,成為106.2 mg/dl。進一步檢視男女平均血糖值變化,亦呈現相同事實;尤其是男性,10年來常做健檢的第二組,血糖值只增加7.94 mg/dl,而較少做健檢的第一組竟增加10.5 mg/dl之多。

由此可見,透過較多次數的定期健康檢查,受檢者能掌握血糖值數據,自然會對血糖變化有所警覺,而做適度的調整與控制。因此,美兆強調,想維護血糖恆定,除了參考醫師或健康管理師給予的建議外,定期檢視血糖值乃是維護健康基本之道,更可透過血糖控制,了解自己對健康的管理成效。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91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腦萎縮症是罕見疾病的一種,出生時無症狀,多數屬家族顯性遺傳,遺傳機率高達50%以上,當身體基因出現神經漸進性退化時,發病初期走路搖搖晃晃,為保持平衡、兩腿微張,走路狀似企鵝,又稱「企鵝家族」。17歲確診罹患小腦萎縮症 走路是她最大願望現年17歲的蕎蕎,從8個月大時被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特管辦法自去年9月6日上路後,各個醫學中心積極投入細胞治療,可望能提供妥善的規劃,給予癌友全面性的照護;但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理事長紀君霖指出,到目前為主,衛福部仍未公布相關費用申請審核結果,加上癌友每天都跟時間賽跑,在資訊未透明下,又面對坊間收費亂象,恐使病友更為恐慌...

閱讀詳情 »

臺中慈濟醫院日前舉辦器官捐贈宣導活動,器捐移植代言吉祥物「小麥貝兒」以及小丑熊熊與民眾近距離互動,透過表演以及有獎徵答的方式,宣導器官捐贈的重要觀念。臺中慈濟醫院社區醫學中心主任陳慶元致表示,器官捐贈是一種愛的延續,有一天這些身體器官無法為我們所用時,如果可以捐出來給其他人使用,不但可以成就另一個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電競戰隊成員難免摩擦,心理諮商師籲負擔修補關係責任!城市盃校園電子競技邀請賽(CCCE)將在今年7月16日至7月18日開打,參賽選手陳楷雋談起選手承擔課業和比賽壓力時表示,隊員間偶爾也有爭執,但共同努力獲勝讓他非常享受團隊氛圍。心理諮商師林萃芬指出,比賽難免有磨擦,但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