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遠離併發症 切記定期篩檢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根據世界糖尿病聯盟公告,2012年全台糖尿病人數176萬人,較2011年成長6%,增加10萬名患者,而這些患者除了持續控糖,更必須留意,糖尿病可引起全身許多組織、器官的損害,嚴重恐至失能、死亡。醫師提醒,除每天檢查血糖血壓,每3個月檢查糖化血色素,每年接受眼底檢查,才能完整控制糖尿病問題。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鹿港基督教醫院杜思德院長指出,糖尿病併發症包含大血管病變,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小血管病變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以及末梢神經病變。

以多數人罹患的第二型糖尿病為例,糖尿病前期會出現胰島素阻抗及高胰島素血症;當發病後引發動脈粥狀硬化、高血糖、高血壓;若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導致嚴重併發症,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使糖尿病患者失明風險高出一般人25倍、腎臟病變引發腎衰竭、神經病變使感覺遲鈍,且末梢血管硬化導致血液供應不良,再加上糖尿病患抵抗力弱,常見小小傷口不易癒合,引起發炎、感染或壞疽現象,嚴重者必須截肢。

糖尿病血糖控制與併發症發生率息息相關,但國健局統計資料卻指出,有近65%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沒有達到血糖控制標準。

杜思德院長提醒,糖尿病患者除了每天檢查血糖、血壓;每3個月應檢查糖化血色素(應控制在7%以下);每年應接受一次眼底檢查及微量白蛋白尿足部檢查,若已出現視網膜病變,應增加檢查頻率達每3-6個月1次。

杜思德院長強調,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檢因糖尿病類型有不同的受檢時間:成人及10歲以上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次受檢時間在確診後5年內即可;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因為初期無明顯症狀,確診之初就有21%視網膜已產生病變,因此第二型糖尿病患一經確診就需立即受檢。至於懷孕的糖尿病婦女,孕期前3個月中需受檢,而後每3個月1次,密切追蹤至產後1年。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8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十月公費流感疫苗開放施打,各醫療院所湧進大量接種疫苗的人潮,出現疫苗供不應求的狀況。從民眾積極接種疫苗也反映出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以及流感季來臨,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再度受到關注。根據國際最新公布研究發現,高達50%新冠肺炎的患者同時交互感染其他病菌,其中又以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房子健康嗎?建築與健康的關聯越受重視,台灣建築團隊打造產後護理之家,拿下全球建築界奧斯卡獎「WELL健康建築」。建設執行長陳松林表示,希望替台灣打造健康的房子。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指出,全台約410萬老屋,易有PM2.5太高等室內空汙。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楊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5歲的菲菲(化名)與丈夫嘗試懷孕2年,期間也有吃排卵藥卻不見懷孕消息。經由朋友轉介生殖醫學專科主任楊文瑞醫師,安排她接受子宮輸卵管攝影(HSG)並搭配自費的油性顯影劑;顯影結果確認子宮腔沒有異常,雖輸卵管有部分阻塞,但在使用油性顯影劑檢查後便完全疏通,由於本身月經不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月30日表示,鑑於印尼COVID-19疫情嚴峻,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及減少印尼籍移工境外移入病例持續發生,自今(2020)年12月4日至17日,將暫停引進印尼籍移工入境來臺工作二週,並視當地疫情,再評估是否自12月18日起減半原印尼籍移工每週入境人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