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室內PM2.5、甲醛太高 你的房子健康嗎?認識「病態建築症候群」!

室內PM2.5 甲醛太高 你的房子健康嗎?認識「病態建築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房子健康嗎?建築與健康的關聯越受重視,台灣建築團隊打造產後護理之家,拿下全球建築界奧斯卡獎「WELL健康建築」。建設執行長陳松林表示,希望替台灣打造健康的房子。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指出,全台約410萬老屋,易有PM2.5太高等室內空汙。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楊銘欽教授提醒,久住不健康建築,導致頭痛、胸悶等症狀,可能是產生「病態建築症候群」了。

何謂「健康建築」? 小心看不見的隱形殺手

全球健康建築認證機構美國IWBI所頒布的「WELL健康建築」,是以人為本,結合醫學、科學與行為研究嚴格把關10項指標,包含建築空間的空氣、水、營養、光等,通過認證後必須持續監測及通報,現今全台僅有8個專案完成認證。

產官學三方組成的專業團隊:數據科技公司、台灣建築中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深入台灣84個家庭,進行9項WELL健康建築標準檢測,發現全部合格率是0。針對PM2.5、PM10、二氧化氮、甲醛、光、水質檢測的不合格比例都超過一半,這些看不見的有害物質都將成為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全台1/2房子生病了? 當心「病態建築症候群」

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林杰宏表示,經統計全台約有410萬棟的建築超過30年,平均每2棟房子就有1棟是老屋,尤其今年因疫情關係,人們一天超過8~9成的時間都待在室內,老舊的房屋很容易釋出超量的PM2.5懸浮微粒,長期居住都可能危害健康。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楊銘欽教授進一步說明,建築跟人體健康一樣,也有分好建築、壞建築,不健康建築統稱為「病態建築」,若造成住戶身心不舒服則稱為「病態建築症候群」,最簡單判斷就是,當你長時間待在病態建築中,身體感到不適,但離開後建築物,症狀就消失了,這就是「病態建築症候群」。

根據WHO統計,每年約70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楊銘欽教授提到,除了室外汙染,室內影響也很大,空氣汙染程度甚至是室外的5倍,主因來自建築裝潢產生的甲醛,研究顯示,在房屋裝潢完成的15年後,甲醛仍然不斷揮發持續危害人體。若待在室內時間越長,更可能產生「病態建築症候群」,導致頭痛、胸悶、疲勞易怒、氣喘等,甚至加劇過敏或呼吸道疾病。

開吸塵器引百倍PM2.5 停留至少2小時

室內嚴峻的超量甲醛污染環境讓全台家長憂心新生兒照護問題;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蘇維鈞醫師表示,新生兒呼吸頻率是成人4倍,空間中有害物質對於成長中的新生兒神經組織、肌肉組織影響很大,其中甲醛已被WHO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易造成呼吸道過敏、誘發氣喘機率,更可能提升新生兒猝死機率。

產後護理之家李高賜執行長分享,新生兒對於健康、安全的標準高於成人,光是使用一個吸塵器,就有可能產生百倍的PM2.5粒子,停留室內至少長達2至3小時,像是100公分左右的幼兒經過,就如同一個行動的人體空氣清淨機,比成人更容易受到空氣汙染的危害。

國際建築新浪潮! 全台首座「WELL最高白金等級」紀錄片開播

鑒於建築與健康新概念,台灣建築團隊打造產後護理之家,拿下全球建築界奧斯卡獎「WELL健康建築」。知名國際電視節目也記著手紀錄「全球第一」全棟獲得此殊榮的產後護理之家,探討建築新趨勢,看台灣菁英團隊如何致力將WELL健康建築理念實現在產後照護領域。

【延伸閱讀】

骨鬆三部曲「痛得要命」才知大條了! 醫師提三大症狀預防

更年期來襲!善選荷爾蒙替代療法 不增乳癌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2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台灣醫療資源豐富,民眾受到完整的醫療照護,隨著進入高齡社會,許多長輩朋友除了身體的疾病問題,也出現失智情形。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台灣在 2017 年的失智人口已達 27 萬人,更可能在未來 50 年突破 100 萬人;此外,台灣有 9 成以上失智者都住在家中,超過 5 成...

閱讀詳情 »

雞蛋在日常生活中,既容易取得、營養價值豐富,料理上又能做很多變化,是接受度相當高的食材。但是網路經常流傳一些迷思,也常引起民眾不安,包括吃雞蛋的同時是否會攝取過量膽固醇?只要不吃蛋黃就不怕膽固醇過高?吃半熟的蛋會中毒?除了來破解吃雞蛋的這些迷思,同時要避免如何吃雞蛋的同時,不會吃下更多反式脂肪和飽和...

閱讀詳情 »

冬天胃腸常鬧脾氣,由於溫差大、腸胃蠕動慢,加上壓力大、飲食習慣不佳,容易發生心口灼熱火燒心、胃酸逆流的「胃食道逆流」症狀。有人出現以上不適,便馬上吞制酸劑、胃腸藥,到底是否正確?中醫師認為,未依照醫師指示長期吃西藥的人,短期看似可暫時緩解,但是小心會反覆發作。中醫認為引起胃酸逆流,大致可分為4大類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過25歲皮膚開始不敵地心引力下垂嗎?臉部也開始慢慢出現細紋、老化甚至是鬆弛,面對臉部的變化,許多愛美人士開始求助醫療美容,尤其接近年終,大家都想美美過新年,其中,又以玻尿酸療程最受歡迎。高評價選擇 玻尿酸全臉微調有鑑於以往玻尿酸「有凹補凹」的想法,皮膚專科盧靜怡醫師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