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術後2天可下床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嚴重的主動脈狹窄患者,傳統手術治療必須全身麻醉,暫時停止心跳使用呼吸器,切開胸腔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對於年紀過大或合併其他疾病的患者,恐增加感染等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台北榮總透過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從大腿置入支架,只需局部麻醉,大大降低手術風險及癒後恢復期,目前已成功完成29例。

89歲的廖老太太是嚴重的主動脈狹窄患者,曾數次發生心臟衰竭合併肺水腫,並有胃出血及嚴重脊椎壓迫性骨折等疾病,不適合接受傳統的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北榮導管瓣膜治療團隊以局部麻醉技術,經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手術過程僅1小時,其2天後即能下床自由活動。

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嬰華指出,年齡超過75歲的老年人,約12%的人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當主動脈瓣膜開口小於1公分,則是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超過75歲的老年人發生率為3.4%,症狀是心絞痛、昏厥及心臟衰竭,若不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一年死亡率高達50%。

陳嬰華進一步表示,但傳統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術需要全身麻醉,必須氣管插管並使用呼吸器,有超過30%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人,因年紀過大或合併其他疾病無法接受手術。最近研究顯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使用局部麻醉比起全身麻醉,平均在加護病房觀察的時間由4天減至3天,平均住院天數也由12天減至8天。

不過,目前手術僅適用於年齡超過80歲,或曾接受心臟手術、肝硬化、嚴重氣喘等手術風險高的病人,且需自費約100萬。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8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的彭先生是位工程師,因為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時也不定量,長期深受胃痛之苦,當胃痛發作時,就買成藥服用。這次因胃痛痛到站不起來,被家人送至急診就醫,經檢查診斷為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胃潰瘍  有症狀問醫師 新竹臺大分院外科部林聖傑醫師表示,胃潰瘍初期症狀可能不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如果我沒醒來,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如此辛辣的遺言,來自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給兒子的一封信,當時一發表,立刻引起眾人討論,這封信件內容也深植我心。幾年後,作家瓊瑤也寫給兒子和兒媳一封公開信,打破了大家牢不可破的生死觀,瓊瑤說過:「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每天散步和吃營養食物,可以幫助你看起來更年輕,但最近有研究發現,有一種活動不僅能增強心臟健康,還能增強大腦功能,那就是跳舞。最近許多研究都發現,跳舞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增強腦力並避免失智症。 根據「Eat This, Not That!」(吃這個,不是那個!)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做好十足的前戲,才能有讓人享受的性愛體驗,而每個人的身體都像張神秘的地圖,需要透過不斷摸索才能掌握挑動神經的方法。為此,日本性健康品牌TENGA透過調查公開日本男女10大性感帶,發現除了生殖器官外,「脖子、後頸」及「耳朵、耳垂」不分男女都排行前段班,一起開發更多床第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