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她拖10年變殘廢

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她拖10年變殘廢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20多歲女性,莫名出現關節疼痛,就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但她害怕服用西藥傷腎,反而求助坊間偏方;10年後,再次回到醫院時,她的手指、骨盆、膝蓋等全身各處關節都已嚴重變形,只能靠輪椅代步,後悔當初沒有聽從醫囑。

關節紅腫熱痛 持續6周應就醫

根據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統計,全台超過1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表示,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致病原因不明,好發於40歲以上,其中女性罹病率比男性高3倍,常見症狀為持續6星期以上的關節處紅、腫、熱、痛,通常起床後有晨僵。

9成患者骨頭已遭破壞

蔡文展主任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為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因滑膜長期發炎增生引起關節軟骨破壞,高達9成患者在發病前2年骨骼遭到破壞,嚴重恐導致關節變形,建議把握6個月的治療黃金期,可有效緩解症狀,生活如同正常人一般不受影響。

不「藥」擔心! 服藥可緩解症狀、務必持續治療與追蹤

許多病友害怕服用西藥會傷肝、傷腎,蔡文展主任認為,目前藥物的副作用很低,且服藥治療可有效緩解、控制症狀惡化,傳統口服藥物約5成有效,嚴重者可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口服藥,疾病緩解率高達8至9成,害怕針頭注射可選擇小分子口服藥,用藥2年可減藥,建議病友持續用藥治療、回診追蹤,才不會延誤病情,造成遺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你也有鼻塞、過敏等困擾嗎,尤其面對季節變化之際,更容易使病情加劇;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余修賢指出,根據醫學研究證實,長期處於鼻塞、過敏等現象,不但容易誘發氣喘患者症狀,更會連帶影響呼吸道等疾病,不得輕忽嚴重性。過敏性鼻炎分為偶爾、經常、輕微無症狀以及較嚴重症狀等...

閱讀詳情 »

我們人體有7個“排汙口”,找到“排汙口”,把濕毒排出去,人就會少生病,不生病,其實這些排汙口很好找,他們都“窩”在關節的部位。1、腋下 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郁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2、肘窩 當...

閱讀詳情 »

聽說王陽明和蔡詩芸訂婚了,沒想到兩個人居然在微博上宣佈,真高調! 1.少油、少鹽、每餐只吃七分飽 擁有絕美身材的蔡詩蕓,雖然皮膚不像台灣人所偏愛的白皙膚色,但是擁有小麥色肌膚的她,看起來更性感。其實,蔡詩蕓為了維持身材,在飲食選擇上會盡量減少澱粉的攝取,口味也比較清淡,盡量少油、少鹽,每餐也都只堅持...

閱讀詳情 »

1、蜜汁含漱法:   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淡、止痛、促進細胞再生。    2、蜂蜜療法: 將口腔洗漱乾淨,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涂於潰瘍面上,涂擦後暫不要飲食。15分鐘左右,可把蜂蜜連口水一起嚥下,再繼續涂擦,一天可重複涂擦數遍。   3、木耳療法:&n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